解放军代表团香会48小时:撂话“台独”、阐明立场回击抹黑
过去这个周末,解放军代表团开启暌违三年的48小时香会之行。
6月10日至12日,疫情下首场香格里拉线下对话会(简称“香会”)举行,中方再次高规格出席,今年是他们第14次参会。尽管因疫情停摆两年,但这场对话会就如赤道区域的气温一样火热。
除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是二度参会,今年香会现场出现了一些新面孔,包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美国防长奥斯汀等。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对话会都是线下互动形式,今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视频形式演讲,首次打破了参会惯例。
期间,解放军代表团与多国防长会晤、提问日本首相、20分钟答疑11个问题、回击指责抹黑,在短短2天时间内与美日多国交锋。
中美防长会晤隔日,美方老调重弹,再“打台湾牌”、在南海问题搅局,对中国无端指责。中国防长、解放军中将接连反击,在多个场合阐明立场,剑指美方搞“小圈子”、撂话将“不惜一战”。
近年来解放军高级别出席香会,显然抱着增信释疑的愿望而来。在解放军代表团成员、军事科学院科研部研究员赵小卓看来,“虽然它是美西方主导的平台,但我们要善于‘借台唱戏’,用好别人的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
多位中外学者向南都记者表示,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对中国立场论述得体,对周边邻国形势分析精准到位,在问答问题中全程脱稿,逻辑性强,思维清晰,“在国际场合表现亮眼。”
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在第19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发言。
日本就乌克兰危机借题发挥,解放军中将现场抛问题给日首相
作为新冠疫情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线下对话会,解放军代表团在参会前已做好防护准备。在香格里拉饭店,迎面走来一群穿绿色军装的军人,佩戴有五星红旗标志的白色口罩,让人一眼就认出这是“解放军代表团来了。”
连续9次参会的赵小卓刚下榻饭店,就发现这里相比以往的车水马龙,稍显冷清。直到各国代表团陆续到来,才恢复过往的喧闹,“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香格里拉对话会主要聚焦亚太安全,据主办方介绍,今年有4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参会,共575名代表。其中,仅美国就有80人与会,包括官员、学者和防务公司负责人。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欧洲参会国家明显增加。过去欧洲国家主要以英、法、德等“常客”为主,赵小卓观察发现,今年捷克、立陶宛、瑞士、瑞典等国家也来了,“感觉‘香会’在向欧洲方向拓展。”
按照惯例,每年香会会邀请一位本地区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发表开幕晚宴演讲,今年主办方邀请的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这也是日本继2014年时任首相安倍晋三参会以来,日本首相时隔8年再赴香会。
10日晚上,岸田文雄发表了长达36分钟的演讲。他虽未直接点名中国,但提到了南海和东海的挑战,批评了“不遵守国际法,试图以单方面武力改变现状”的现象。
赵小卓就此分析,“岸田文雄当过外相,他的发言看上去不那么激进,但事实上对中国的指向性还是比较强的。”
岸田文雄的演讲从当前的乌克兰危机开始,但话锋一转,指向东亚的几个安全热点。提出日本要在地区安全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要从根本上增强日本的防卫能力,称“要为出现一个不遵守规则而以武力或武力威胁践踏他国和平与安全的实体做好准备”,并提出五条“岸田和平愿景”。
对于岸田一开始就把乌克兰和东亚做了关联的讲话,赵小卓认为,尽管他未提“中国”两字,但提到了南海、台海、东海,实际就是树了个“靶子”,明显暗指中国。岸田文雄在演讲中借题发挥,一句话“今天的乌克兰,可能就是明天的东亚”,含沙射影意味十足,别有用心,在后两天的会议中被反复引用。
解放军代表团成员、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国家安全战略教研室副主任张弛认为,岸田鼓吹的所谓新时代外交及安全和平构想,在国际场合肆意对华含沙射影、无理指责,表明日本在外交、安保政策上已选择“躺平”在美国的“怀抱”里,失去独立思考,甘当美国的“传声筒”和“代理人”,彻底沦为美国印太战略及遏华制华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