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难得,国产手机厂商没人敢放松。
在618这张牌桌上,荣耀、小米、OPPO、vivo四方角力。5月下旬开始,新机发布会一场连着一场,补贴金额一家高过一家。
OPPO宣称8亿补贴,小米给出的筹码是10亿,姿态都比往年更激进,为的是尽可能抢到用户。
“对国产手机而言,618几乎是一根救命稻草。”长期关注手机行业的潮电智库董事长孙燕飚表示。
2022年上半年,国内手机市场跌入寒冬,出货量同比下降超过三成。
寒意从四面八方渗透出来,许多门店没能熬过去。
一家手机店老板察觉到上半年“生意断崖式地往下滑”,同条街道上,1/3的手机店最近关了门,同行都在悄悄打听转让的消息。
有人愿意赔钱出手,但几乎无人回应。
这可不是个好迹象。国产手机厂商迫切需要提振销量,留住门店主,稳住供应商。
哪怕是以价换量,他们也不愿错过618的窗口期。
但即便发新机、砸补贴,618只能带来短期刺激。
更大的挑战是,国内手机市场存量竞争至今,用户换机周期越来越长。上半年的寒冬或许并非偶发事件,而是长期挑战。
俩月9款新机,荣米OV被迫正面交锋
离原定发布新机的日子只剩一天,vivo突然宣布延期。理由是“受不可抗力影响”,上一条微博还在做预热宣传。
有人猜测,原因是想避开OPPO的新机发布会。
两个品牌选定的日期撞在同一天,5月23日,小米也在这一天正式开启“618”预售,称线上线下同步降价,次日,小米又有一部新机推向市场。
争夺不止来自其他手机厂商。在同一品牌下,新机销售周期也出现重叠。
5月19日,vivo发布S15系列新机,按原计划,下一系列发布时,S15正在预售期。
有人提醒,vivo选择延期发布,也可能是为了给S15让路。
密集的发机节奏,透露出国产手机厂商的焦灼。
自四月底,小米、OPPO发布2款新机,荣耀3款新机型开售,vivo连续推出4款新系列手机。
发布新机是国产手机厂商刺激用户购买欲望最有效的手段,但挤在同一时间段内推出新机型,并不是最好的安排。
市场的蛋糕就那么大,能消化的手机数量有限,抢食的却多了。
即便厂商们努力宣传差异点,区分不同品牌和系列的价位、用户群体,分到自家产品上的注意力也必然被分散。
况且,集中发布的新机在产品性能及价格上区别不大。
一位手机行业人士评价,“仔细对比就能发现,同质化很严重。”
越是同质,竞争就越惨烈。
性能不具吸引力,手机品牌们只能在价格上做出让步,用优惠、补贴招揽生意。
小米、vivo、荣耀、OPPO都已针对618推出补贴或直接降价,口号直白。
OPPO宣称“疯狂放价,直降千元”“可能是上半年换手机最好的时间”,vivo表示给出“史上最大的直降力度”。
一家做了活动,其他厂商也不能不跟进。
“这是场刺激性消费的比拼,你不补贴、不刺激,用户就跑到别人家去了,你做还是不做?”一位手机行业人士感叹。
厂商们看重的不只是用户。
“今年的618对国产手机厂商来说尤其重要。”潮电智库董事长孙燕飚判断,手机厂家的手段较往年更激进,是因为618是厂家在现阶段拉动销量、维持体系的唯一出路。
“就像在冬天找粮食,有机会就要狂奔”。
他们需要尽快找到“粮食”,稳住上下游。
孙燕飚解释,任何一个手机品牌都无法独活,上有供应链,下有渠道商。
面对其他手机品牌的竞争,发布新机以拉动销量,给供应链更多订单,提高渠道商出货量,手机厂家们很难找到别的选择。
战火不只蔓延在电商平台,线下门店也很难完全避开这轮促销比拼。
小吴经营一家手机综合门店,各个品牌都有销售。门店开在五线城市,618的活动氛围在这里并不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