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欧洲四国领导人“组团”到访乌克兰,却被这张照片抢了镜|京酿馆

镜头聚焦下,“乌克兰一日游”不过是欧洲领导人刻意显示的“欧洲政治正确”。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德拉吉、马克龙、朔尔茨(从左至右)乘坐夜班火车入境乌克兰后,在火车车厢里的合影。图/法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官方社交媒体账号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文 |陶短房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地时间6月1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和罗马尼亚总统约翰尼斯,一同访问了正在与俄罗斯激烈交战的乌克兰。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路透社称,此前,马克龙、朔尔茨和德拉吉花费了数周时间来筹划这次出访,他们希望通过访问乌克兰来减轻国内对他们的批评。但出于安全原因,这次出访并未提前公布。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另据报道,乌克兰政府批评法国、德国以及意大利在俄乌军事冲突中支持自己的力度不够,还担心他们会迫使基辅接受对俄罗斯有利的和平协议——6月15日,马克龙就公开表示,乌克兰应与俄罗斯谈判。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也因此,和此前到访的其他一众欧美政要相比,这一批欧洲领导人的到访似乎受到格外关注以及“挑剔”,而话题就集中在火车车厢里的一张领导人合影照上。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欧洲四国领导人与泽连斯基在基辅会晤结束后,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图/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官方社交媒体账号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挑剔”,从领导人的合影照开始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欧洲领导人在访问乌克兰期间合影的挑剔,似乎是对其整个访问、甚至是对其在战争爆发以来总体表现挑剔的一个缩影。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最广为流传——当然,也意味着最广受挑剔——的一张访问照片,是马克龙、朔尔茨、德拉吉乘坐夜班火车抵达乌克兰境内后,在火车车厢里的一张合影。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些批评者,似乎打算将马克龙比附成1940年6月22日在贡比涅森林车厢里签署对纳粹投降书的法国将军安齐热;另一些对德国政府立场不满者,则集火抨击朔尔茨所穿的“激情T恤”,认为这一过于随意的穿着,“表现出其对乌克兰的一贯轻蔑态度”。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而穿着毛衣的德拉吉也免不了被一番调侃,“都什么季节了至于这么冷?”还有人作出“心虚则冷”之类的阐发。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然而,最难堪的其实是本应出现在合影中却未能出现的罗马尼亚总统约翰尼斯。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约翰尼斯之所以未能“同框”,是因为他根本未能挤上这列2014年建造、原本用于克里米亚半岛豪华游的VIP豪华专列。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通常,这辆专列会将到访的西方重要领导人从波兰边境运到乌克兰境内,但绝非所有访客都能享受到如此VIP规格的礼遇——此次一同“组团”的约翰尼斯就不得不坐上一列本国火车从罗马尼亚入境,尽管6月14日马克龙本人刚刚到访了罗马尼亚。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很显然,如果欧洲领导人希望借此次“组团出访”凸显“欧洲的团结”,那么这张“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合影,恐怕只能凸显出“欧洲的不团结”。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二张合影,是在基辅会晤结束后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这一次四位欧洲访客一字排开,且都穿着正装,外交仪态无可挑剔,但在和马克龙礼仪性拥抱时,泽连斯基明显露出冷淡、勉强,甚至似乎强压怒火的表情。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幸灾乐祸的英国媒体《每日邮报》抓住这一细节,在其刊发的新闻照片下“夹叙夹议”道,“泽连斯基似乎宁肯呆在顿巴斯战壕里,也不愿和这位法国贵宾拥抱”。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此看来,如果此次“组团出访”的目的是凸显欧洲、尤其欧盟排名前三经济体对乌克兰的“关照”,凸显其与战火中乌克兰的“友好之情”,效果恐怕也是“打折”的。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这100多天时间里的表现证明其在外交舞台上是一个“行家里手”。图/新华社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爱恨,从来就不是无缘无故的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此前,泽连斯基也曾在乌克兰接待过许多到访外国政要,如英国首相约翰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汀、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等一众领导人。对此,泽连斯基均表现出极大的欢迎态度,报以热烈的肢体语言,何以对此次“组团到访”的欧洲领导人态度如此冷淡?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世界上从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无缘无故的恨。QnP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这场战争整整100天了,带给世界的10个严重后果!
  • 俄乌冲突过百天,全球最脆弱的人群、国家被暴露在“没有
  • 新疆政府发言人谈欧洲议会通过涉疆决议:失德、失明、失
  • 拜登放言:若不阻止俄罗斯深入欧洲,中国大陆就有胆收复台
  • 欧洲“三巨头”在基辅,是大秀,还是幕间小把戏?
  • 明查|普京这样在屏幕前看马克龙拥抱泽连斯基?
  • 西方两场峰会接连登场,又来炒作“中国威胁”
  • 无奈低头!德国取消2035碳中和目标 欧洲环保政策陷入大
  • 输气管道关闭,接下来十天德国人将在提心吊胆中度过?
  • 高温灾难笼罩欧洲:数千人死于热浪 联合国秘书长发出悲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