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两场峰会接连登场,又来炒作“中国威胁”
执笔/刀剑笑&叨叨姐
今天拜登乘坐空军一号飞抵德国巴伐利亚,西方两场宣扬已久的“重磅”峰会随即接连登场。
除了俄乌冲突这个美欧面前的当务之急,“中国威胁”也毫不意外地被渲染成关键议题。正在召开的G7峰会不仅推出对标“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全球基建伙伴计划,还将讨论中国所谓“强迫劳动”和“窃取知识产权”问题。
北约峰会更是事先声张,首次将“中国”写入北约最新版的“战略概念”文件,对抗中国的意图相当明显。
同样备受关注的一点,是日韩澳新四个亚太国家的领导人也都将出现在北约马德里峰会上。其中,日韩还都是首次参加。
这些信息是否标志着北约亚太化进程正在明显加速?背后一堆烂摊子的拜登会在欧洲收获与欧洲和亚太盟友的更多“团结”吗?
01
“七国集团将共同宣布,我们将禁止进口俄罗斯黄金。”
G7峰会今天刚刚开幕,拜登已经急不可耐地在推特上做了这样的预告,坐实了之前媒体的猜测。
除了“黄金禁令”,此次G7峰会预计还将讨论有关替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进口的方案,以及“增加对俄压力、表明对乌支持”的其他具体建议。
就像东道主、德国总理肖尔茨所说,今年的G7峰会就是要在乌克兰问题上“传达北约和七国集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团结的信息”。
只是,这个“团结”的含金量,很是值得商榷,尤其是俄罗斯手里攥着德国主要的能源供应。
这不,俄罗斯刚宣布要停气10天,对“北溪-1”输气管道进行年度维修,柏林方面就开始担心俄罗斯可能完全切断对德的天然气供应,于是采取“孤注一掷”的方式,颁布一项紧急法令,允许联邦政府在天然气短缺的情况下恢复燃煤燃油发电。
牺牲自身利益,维护美国霸权,这笔账该怎么算,欧洲国家应该门清。
中国,是今年G7峰会的另一个主题词。
事先已有预告:美国“将带着最严厉的、对付中国的剧本抵达巴伐利亚参加 G7 峰会”。
就目前媒体曝光而言,“最严厉”大致分两手:
一是“批”。
据路透社发自美国空军一号的报道,在拜登前往德国途中,白宫方面宣称,G7将讨论中国所谓“强迫劳动”和“窃取知识产权”问题。
去年的G7峰会其实已经谈及类似话题。
当时会后的领导人公报公开就新疆、香港和台湾问题点名批评中国,还要求世卫组织开展“及时、透明、由专家主导、基于科学”的新冠病毒起源第二阶段调查。
不过,在中国人权问题上,去年的公报只是含糊地“呼吁中国尊重基本自由”;在涉及新疆的问题上,也没有就禁止各国参与受益于“强迫劳动”的项目达成共识。
今年还要走得更远一点,那就是对中国的措辞会更强硬?
事实上,美欧的对华战略差异是不可逾越的。美国要的是西方一起扳倒中国。欧洲国家与中国既有意识形态分歧,也有经济上的竞争与合作需求。
因而,再如何强硬至多也只是“嘴炮”。
二是“立”。
美国预计还将在今年G7峰会对世界作出又一个“吊人胃口的宏大承诺”:推出“涵盖全球基础设施、民生健康和数字基础设施的伙伴关系”。
华盛顿对此寄予厚望。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说,“这可以代替中国人所提供的东西,成为另一种选择”“我们打算让这成为拜登政府在剩余任期内外交政策的标志之一”。
一年前,拜登总统在会见G7领导人时曾敦促他们支持“重建更好的世界(B3W)”,旨在替代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如今看来,雷声大雨点小。
名字换了,前景就会好吗?
G7国家整体面临高通胀,已然不太可能为美国新“承诺”提供大量资金,说的是会“寻求私营部门的贡献”,但迄今依然缺乏落实的具体方案。
由是观之,新的所谓“伙伴关系”依然是一张被美化的“空头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