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迪拜”到破产重整,三亚凤凰岛12年黄粱一梦
雷达财经 文|张凯旌 编|深海
全球政商界、文化艺术界名流齐聚,全国主流媒体悉数到场,欧洲各国驻华大使、20余家世界奢侈品牌高管莅临……如此大的排面,并非某个国际级别论坛、峰会,而是2010年三亚凤凰岛的开盘仪式现场。
那是凤凰岛最辉煌的时期,就在开盘当天,700套均价7万元/平米的房子被一扫而空。一个月后第二次开盘,最贵一套更是卖到了13万元/平米。炒房客嗅着金钱的气息而来,遍地是“温州人一个楼盘赚了上千万”、“10万浙商携300亿海南炒房”的传说。
作为对比,当年北京市的平均房价,也不过2.2万元/平米。
然而,不到两年,凤凰岛就开始了陨落。此后随着海南环保风暴的展开,这个项目的价值更是一落千丈。如今,凤凰岛的五栋风帆式大楼,仍是三亚的地标之一,但6月13日中国交建的一则公告显示,凤凰岛背后运营主体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凤凰岛国际邮轮港”),已经走到了破产重整的地步。
Sorry,迪拜
人工填海,一直是人类最“豪华“的梦想之一。
2001年,一位世界级富豪曾将这个梦想付诸于实践,他是阿联酋副总统、总理和迪拜城的酋长穆罕穆德。迪拜塔和棕榈岛,都是他亲自督造完成的。
穆罕穆德想在迪拜城4公里外的海面上,建造一个3000个群岛组成的巨型项目——世界岛。岛的面积多达5400公顷,相当于在海面上搭了122个天安门广场,其还想将群岛的造型设计成世界地图,并为此豪掷了800亿。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却让世界岛的计划沦为了泡影,穆罕穆德的钱和岛都打了水漂,只留下梦想供后世敬仰。
“Sorry,迪拜!”喊出这句宣传口号的三亚凤凰岛,曾接近将这个梦想传承下去。
事实上,早年的凤凰岛并不是个地产项目。上世纪90年代末,三亚港务局曾打算在三亚湾对面通过人工填岛的方式,建设一个国际客运港。
为此,项目方进行了充分的水文气象环保等方面的论证,而凤凰岛起初批复的吹填人工岛面积为1200亩,后又调整到548亩,并获得了省、市的各级批复,同意建设深水码头、人工岛和跨海大桥。
不过项目开工后并不顺利,填岛作业时一度有合作股东因资金问题退出,而这只是这个国内最大人工岛规划方案摇摆的一个缩影,股东的进进出出自开始建设后就是常态。
转折点来自两位地产界股东的登场,其中一位是湖北籍地产商曾宪云,另一位则是浙江国都控股有限公司和其背后的董事长柴慧京。
2002年,曾宪云斥资700万从众城集团手中收购了三亚众城国际。根据其与三亚市政府签订的投资协议,凤凰岛将打造国际邮轮港、1幢国际会议中心(七星级酒店)、5幢国际养生度假中心、商务别墅会所、国际游艇俱乐部、奥运广场公园、海上热带风情街7个投资项目,并成为三亚的地标建筑,总投资额超50亿元。
柴慧京的野心更大。2006年入主凤凰岛项目后,其三次前往迪拜,将之前的设计方案全部否定,并耗资1000万美元在全世界召集了几十家建筑设计事务所,做了100多套候选设计方案。最后选定美国著名华裔设计师、加拿大多伦多梦露大厦的设计者—马岩松担任此次项目的总设计师,一个总投资100亿元的“东方迪拜”开始浮现。
这之后,凤凰岛已经彻底变换为了房地产项目。
“凤凰岛是我的一个梦想。”柴慧京说。为了雕琢好这个梦想,柴慧京甚至连销售人员都要亲自挑选,他找来了整个三亚的销售精英。售楼小姐们开着名车去卖楼,成了凤凰岛的一道风景,据传普遍是奔驰、宝马、奥迪,最差的是凯美瑞。
三亚的楼市一度很“争气”。2010年1月4日,海南国际旅游岛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消息,让海南的楼市开启了狂飙之旅。1月6日国家统计局统计的三亚平均房价还是不到11000元/平米,到了1月中旬,海南搜房网统计的三亚商品房销售均价就暴涨至20583元/平米。
在此背景下,凤凰岛更是一期开盘即遭到疯抢,一个月后第二次开盘每平米售价继续跳涨1.5万。业界传言:“三亚的房地产商们都看着那儿的价格来调价的。”在那个北京超级豪宅顶价10万元/平米的年代,凤凰岛的房价最高炒上了15-16万元/平米的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