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回孙卓后第一个父亲节,孙海洋立心“死磕”人贩子,考虑索赔500万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妹妍
寻回孙卓后的第一个父亲节,孙海洋还没想好要怎么度过,就被一份意料之外的量刑建议书扰乱了生活。
6月14日,他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这份量刑建议书,并在“建议对其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下画了红线。“拿到这份量刑建议书,我手抖得不行,为那些没来得及找回孩子就死去的家长发抖,为那些继续奔波在寻子路上的家长发抖。”孙海洋说。
事实上,孙卓回到身边这半年多来,孙海洋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对孩子的教育上,也时常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家人相处的欢乐点滴。他告诉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苦寻14年,找到孙卓时,他曾告诉自己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别的都不要去计较了,“但现在我想,(和人贩子死磕)这条路还是要继续走,因为孙卓案不是个案”。
孙海洋一家人 受访者供图
再成焦点
考虑起诉人贩子索赔500万
因为一则“孙海洋质疑人贩子量刑太轻”的消息,淡出公众视线大半年的孙海洋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几天时间里,他已从最初的震惊愤怒慢慢地恢复了冷静。
孙海洋咨询了许多律师,得知“五年已是拐骗儿童罪的最高刑罚”,因为警方没有查到嫌疑人吴某龙存在拐卖的行为,只是确认了拐骗罪行,根据现有法律只能如此量刑。
“这不是司法的问题,是立法的问题。”他告诉记者,不管是“拐骗”还是“拐卖”,人贩子给孩子被拐的家庭造成的伤害是一样的,但一字之差,量刑不同,对受害者而言无异于二次伤害。因此,他考虑联合“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始人张宝艳等全国人大代表,呼吁推动相关立法,从立法层面加强对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惩处力度。
孙海洋并不只是为自己发声。2008年,还在满世界找孩子的他收集了一份寻子家长的名单,给名单上的3000多名家长一个个打电话,详细了解孩子失踪的情况和家庭的具体住址,并发起寻子联盟,和这些家长抱团找线索、找孩子。2014年,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热映,原型之一就是孙海洋。
即便在去年年底寻回孙卓后,孙海洋依然和寻亲家长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半年,他在短视频平台做了30多场直播,频频和还在寻亲的家长们连线,利用自身受关注度帮助他们将寻子信息传播给更广泛的人群。
“孙卓案不是个案,还有很多孩子没有找回来。”孙海洋告诉记者,下一步他考虑参考“申聪被拐案”,向吴某龙提起民事诉讼,索赔包含精神损失费等在内的赔偿金500万元:“我的目的不是要他赔,是要严惩犯罪分子,让他这辈子还不上,下辈子也还不起!”
家庭教育
要开阔眼界、多做公益
事实上,接到量刑建议书时,孙海洋正忙碌着为广西山区一所学校的孩子们修一个操场的事情。而事情的起因,是大女儿孙悦将直播带货的收入全部捐给了这所学校。
“我和孙悦做公益,也是为了教育儿子孙卓和孙辉,从小要有社会责任感。”孙卓回家这大半年,孙海洋将更多时间留给了家人,更毫无避讳地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日常生活片段。他对孩子们的日常教育也始终没有放松,“我们家庭能够团圆,要感谢公安,感谢社会,要多做公益回报社会”。
如今,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让他倍感欣慰:大女儿孙悦研究生留学归来,时常在社交平台推荐好书;小儿子孙辉年纪虽小却家务熟练,学业优秀;孙卓回到深圳后从最开始的不爱说话到现在活泼开朗,学习也很刻苦。
这一切有赖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但孙海洋坦言自己也曾“走过弯路”。“2008年的时候,因为孙卓不见了,我和他妈妈天天吵架,一度觉得这个家已经散掉了。”那段阴郁日子孙海洋不愿再回首,但妻子拿着菜刀跪在自己面前、砰砰砰地磕头那个场景,迄今仍强烈冲击着他,“之后我开始反省,怎么把这个家重新整理好,同时还要把孩子找到”。
从那时候起,他将包子店的生意暂停,开始经营新的生意,让妻子有事可做、不至于陷入绝望之中,同时尽可能抽时间多陪伴年幼的女儿。
孙悦高考失利,囊中羞涩的孙海洋借了几万块钱,带孩子到新加坡旅游散心。旅途中,他告诉女儿,尽力了,随便考哪个学校都没事。孙悦大二时获得了到意大利交换学习的名额,一身债务的孙海洋将她送上飞机,只提了一个要求:“你去那边,把欧洲每一个国家都走一遍,多开眼界,把当地的文化、知识和我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