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舅短片涉及内容虚构 "。
当看到这 10 个字时,说实话,我是反感的。
不是反感原视频创作者存在虚构与欺骗,而是反感那些抓着细节不放试图证明自己多么与众不同的 " 聪明人 "。
巧了,也有人与我一样的想法。
一个视频看不到其背后的正向意义,却死死盯着所谓的 bug,进而全盘否定。
而这种 " 较真 " 的精神,真的是在较 " 真 ",还是在较 " 假 "?
是在寻求真相还原事件,还是在满足自己的 " 反转癖 "?
" 二舅 ",一个自立自强的男人,一个离不开拐杖的可怜人,到头来却成了与有夫之妇不清不楚的第三者,成了自暴自弃的无知男人。
本代表着意志坚强又乐观豁达的底层人,却在短短时间内活成了底层笑话,这就是舆论想要的 " 真相 "?
我看," 虚 " 的并不是 " 二舅 ",而是那些自作聪明的人。
01 " 二舅 " 真的 " 假 " 吗?
" 二舅 " 爆火后,争议质疑如洪水猛兽般袭来。
" 二舅 " 消失后,天晴了,雨停了,好像一切都行了。
不难发现,寻求真相逐渐变成了搞垮 " 二舅 ",当 " 二舅 " 真的 " 消失 " 了,真不真相仿佛也没人去关注了。
所以,寻求 " 真相 " 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或许,从某种意义上看," 二舅 " 这个故事真假掺半,虚构与现实融合。
但回过头看," 二舅 " 这个人真的假吗?
光棍、终身残疾、办理残疾证、靠着手工活帮助妹妹们、靠着手工活罩着村里人。
这就是 " 二舅 ",是他的生活,是他的一生。
原视频拍摄者在原有基础上,或有夸大,或有渲染,或有未求证,但重点是 " 二舅 " 这个人可一点也不假。
视频爆红后," 二舅 " 的妹妹接受了媒体采访,敲掉了原视频创作者渲染的部分,但同时还原了更加真实的 " 二舅 "。
妹妹眼中的哥哥聪明又勤劳,自学了针灸、木工、乐器、绘画,一辈子没有停止过学习。
学会后,给妹妹们做家具修家电,给同村的村民们修修补补。
哥哥很苦,但过得充实。
妹妹眼中的哥哥,与作者描述的 " 二舅 ",本质上相同。
算不上虚构,顶多是改编,就像影视剧那样可 " 开花结果 ",但 " 根 " 始终不变。
可为何大家能接受影视剧的改编,却接受不了在 " 二舅 " 的人生中添上一笔呢?
何况,这个故事不在真与假的争辩,而在于故事产生的正向激励,何必去纠结其真假度?
在事件本身的意义面前,真真假假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条视频是否鼓励了处在压力中的你,是否消除了那无用的精神内耗。
如果有," 二舅 " 就是 " 真 "。
多年前,孙卓走丢,孙海洋一家为了找到他,向外界撒了一个谎:孙卓是家中独子。
这个谎,让大女儿孙悦不敢在外人面前叫 " 爸爸妈妈 ",每次有媒体采访她都会躲起来。
说谎是欺骗,孙海洋欺骗了大众,但这件事的关键并不在 " 欺骗 ",而在利用 " 独子 " 引起关注进而增加寻子的几率。
若只纠结孙海洋撒谎,而忽略拐卖事件的本身,那么主题就跑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