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还通过寄递行业施行“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强化涉及美国等重点地区跨境邮包检查力度等措施,严厉打击芬太尼等列管化学品的贩运,取得显著成效。
在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后,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公安部一直同美国白宫禁毒政策办公室、国务院国际禁毒执法局、缉毒署等合作伙伴保持密切、坦诚、深入的协作。2019年9月至今,美方未再查获来自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美方在多个场合向中方表示感谢,一再强调中美禁毒合作是两国执法合作的亮点。
众所周知,防止非列管化学品流入制毒的责任在进口国。但美方一不正式列管芬太尼类物质,二不解决国内需求问题,反而混淆是非,诬称“贩毒组织制毒化学前体来自中国”,一味甩锅推责,拿非列管物质说事,这既是别有用心,也是对美国民众生命健康极不负责任。
◆2020年5月,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美方将中国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国家毒品实验室等列入制裁“实体清单”。一面要求中方合作,一面制裁中方禁毒部门,严重阻碍中方芬太尼类物质监测体系的正常运行,严重影响中美禁毒合作。
在国际社会及中国芬太尼类物质管控越来越严的情况下,美芬太尼问题持续恶化,致死人数不降反升,说明美方在芬太尼滥用上没找到症结所在。中方曾多次善意提醒美方加强对芬太尼药品处方的监管、强化宣传教育等,这些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有效做法。
谬误20:在全球粮食危机威胁全世界人民的时候,我们期待中国这个在农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国家帮助全球做出反应。
事实真相:美国长期限制粮食出口,垄断粮食贸易。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扩大武器援助,滥用单边制裁,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紧缺,对全球粮食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美国粮食逆全球化、能源化和贸易寡头化才是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源。
美国利用主要产粮国地位,限制对他国粮食出口,持续打击全球正常粮食贸易。美国、加拿大、欧盟等12个粮食主产区生产和出口的粮食总量占全球70%。从全球贸易关系看,发展中国家能否买粮、以何价格买粮,决定权被美西方发达国家把控。
美国消耗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对全球食物供给特别是口粮供给造成冲击。美国生产的近三分之一玉米用于生物燃料。这对全球粮食供应造成竞争性替代,造成粮食和能源价格相互推高的恶性循环。
ADM、邦吉、加吉和路易达孚四大粮食供应商垄断了全球约80%以上的粮食贸易,控制全球农贸原料、粮食生产、加工和供应等各环节并掌握国际粮食定价权,利用全球粮价波动赚取超额利润,其中三家来自美国。2021年以来,四大粮商净收入分别增长53%、80%、64%和47.7%,ADM和邦吉股价上涨近3倍之多。这些国际粮食寡头以逐利为根本导向,不放过任何时机炒作粮食安全问题、渲染粮食供应紧张局势,以牟取暴利。
◆美国拱火俄乌冲突、滥用经济制裁是加剧全球粮食短缺的“元凶”。
俄乌冲突旷日持久是美西方不断拱火的直接结果。目前美国对乌克兰军事及武器援助已增至536亿美元,超过2021年俄乌两国军费总和的70%。战争拖得越久、战场铺得越大,全球粮食生产和供应受到的影响就越大,粮食危机就会愈演愈烈。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美国等主要产粮国反而捂紧“粮袋子”。美国农业部在2022年5月的供需报告中预测,2021至2022年度美国小麦出口量比上一年度减少18.9%。根据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IFPRI)研究结果,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受限食品贸易份额大大上升,目前受限比例已上涨至17%。
美国粮食安全倡议虚多实少,反而导致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碎片化”。俄罗斯是世界主要口粮出口国和最大化肥出口国。自美西方对俄制裁以来,全球各类化肥价格指数涨幅达30%以上,严重影响农业生产。2021至2022年俄罗斯小麦出口量占全球出口总量16%,大麦出口量占全球出口总量12.9%。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自美国发起对俄罗斯的制裁以来,2022年5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比2月上升14%。
◆美国食物浪费问题严重,使全球粮食短缺现象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