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彼得 2.0!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赛博格宣告死亡
当一个赛博格死亡时,会发生什么?
彼得的离世,并不是毫无征兆的。
4 月 8 日,彼得在社交网络表示:渐冻症已经导致他的双眼难以闭合,因为眼睛干涩,无法使用眼动追踪来跟大家沟通。
▲ 联想工作人员 Ian(左),来帮彼得测试其他替代方案
5 月 4 日,Nachman 带着英特尔的脑机接口专家 Bruna Girvent 探望彼得,合照中的他戴上了脑机接口设备,正在体验意念沟通。
▲ 英特尔预期计算实验室主管 Lama Nachman(左后),英特尔脑机接口专家 Bruna Girvent(右后)
这两条推文其实都传递了一个不太乐观的消息:彼得的病情已经进一步恶化了。但他仍然在合照中露出招牌开朗笑容,在字里行间保持乐观:「我真的超爱高科技!」
如果不是生命停在 64 岁,彼得将能见证更多激动人心的想象变成现实。
专家们正在进一步训练彼得所使用的 AI,待它再强大一些,将能分辨出彼得正在跟谁对话,快速分析两人以往的对话,再根据上下文提供适合的建议。
彼得的语音合成也在成长,它已经学会用中文说「你好」甚至流利地唱起法语歌了。他的新一代虚拟化身更细腻也更逼真,将能根据实时的语音合成和语义,同步生成微笑、大笑、挑眉等面部表情。
此外,还有更多现在进行时的项目——
一部应用汽车行业技术的 AI 自动驾驶轮椅,希望能带彼得「大胆前往没有轮椅去过的地方」。
一个为彼得量身打造的智能家居项目,将通过智能恒温器、智能灯泡、生物传感器等软硬件,及时感知彼得的需求并作出回应。
▲ 彼得从人类到赛博格的改造,身后是一个来自全球各地的「智囊团」
无论如何,彼得还是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未来启示。
2019 年,彼得跟他的伴侣一起创立了一个慈善机构,斯科特-摩根基金会(The Scott-Morgan Foundation)。
曾经帮助彼得完成赛博格改造的技术专家、设计师、医生等,以及他们所任职的英特尔、联想、CereProc、DXC Technology 等公司机构,都因为这只不认命的「人类小白鼠」而相聚在这里。
彼得将这些志同道合的盟友称为「反叛者(The Rebels)」。
虽然彼得已经离开人世,但基金会将继续运营,相关研究也会进行下去。
「反叛者」们继续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语音合成、虚拟现实等高科技系统,来改变那些受年龄、健康问题、残疾等限制的人的生活。
当一个赛博格死亡时,到底会发生什么?
彼得也曾思考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如果有足够多的人生数据记录,人工智能进化得足够成熟,那么当生物层面的自己去世后,AI 完全可以延续他的本质,接管他的一切。
当一个人的意识与周围的技术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也许生物性死亡,就不再意味着最终死亡。这就是我试图让读者意识到的,今天活着的大多数人将迎来一个新的人类时代。
只可惜,他没能拥有足够多的实验时间。
▲「三重造口术」之前的彼得,当时他的病情还不算太严重
在纪录片《彼得:人类赛博格的诞生》的结尾,完成全喉切除手术的彼得,在等待一部有着「三头六臂」的轮椅送抵家中。
摄像头、眼动追踪设备、语音合成……彼得像小朋友拿到了期待已久的玩具一样,迫不及待体验起来。他快乐地对着镜头说:
活着真的太令人激动了!现在不是结束,好玩的事儿才刚刚开始!
彼得的离开也不是结束。
他用生命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开始。
▼ 参考资料:
https://twitter.com/DrScottMorganhttps://www.channel4.com/programmes/peter-the-human-cyborghttps://www.inputmag.com/culture/dr-peter-scott-morgan-als-ai-cyborghttps://mp.weixin.qq.com/s/nUYg4XI5myftmyijXrx9VAhttps://mp.weixin.qq.com/s/HSShaTMnkz6Xeh3R1R8PkAhttps://www.scottmorganfoundation.org/what-we-do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FkxDYvDL7Uhttps://magazine.verdict.co.uk/verdict_magazine_mar21/first_human_cyborghttps://thenextweb.com/news/how-intel-helped-give-the-worlds-first-cyborg-a-voice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10133http://www.scott-morgan.com/blog/the-times-magazin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