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凯风
每一次负面舆情事件,都是对整个城市形象的伤害。
近日,河北省唐山市“全国文明城市”资格已被中央文明办停止。
全国文明城市,每隔3年评比一次。
自2011年首次入选以来,唐山已连续4届跻身全国文明城市,也是河北省唯一“四连冠”的城市。
与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城镇体系层级的“塔尖”城市不同,全国文明城市则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也是全国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
社会治安是文明城市的重要一环。而在评选前一年,凡是发生恶性事件、重大安全事故,或党政一把手落马的,都会面临“一票否决”。
失去了全国文明城市资格,影响有多大?
01中国有多少“全国文明城市”?
最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是在2020年底,共有133个城市入选,同时151个城市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
全国文明城市,囊括了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县以及直辖市的区县,全国共计有284个城市(区县)入选。
目前,全国共有15个副省级城市、290多个地级市、380多个县级市、1300多个县,以及100多个直辖市下辖的区县。
换言之,在全国2000多个城市/区县中,只有284个全国文明城市,其含金量之高、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更关键的是,全国文明城市不会一劳永逸,而是动态考核机制,一旦松懈或出现重大事件,则面临摘牌风险。
根据第六届名单,全国文明城市最多的5个省市分别是:
江苏(28个)、浙江(26个)、山东(23个)、河南(23个)、安徽(29个)。
其中,江苏以28个位居全国之首。江苏13个地市,有12个入围,南京、苏州、徐州等在列,仅有无锡落榜。
不过,经过3个月整改,无锡于2021年顺利通过了中央文明办复查考核,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此外,江苏还有以昆山、太仓、高邮等为代表的16个县级市跻身全国文明城市榜单。
苏州下辖的4个县级市全部在列,加上苏州市本身,一个城市拿下了5座全国文明城市荣誉。
浙江共有26个全国文明城市,其中11个地市全部入围,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所有地市均跻身全国文明城市的省份。
山东、河南各自有23个全国文明城市,都是11个地市入围,郑州、洛阳、济南、青岛等主要城市全部在列。
相比而言,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共有13个全国文明城市,其中包含8个地市,全部位于珠三角,粤东西北仅有韶关仁化县入围。
而一些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则只有2-4个城市入围,这与经济、基础设施等硬指标的限制不无关系。
02 哪些省会未能入选全国文明城市?
不是每一个省会,都能入选全国文明城市。
事实上,全国文明城市与城市地位等指标关系不大,西安、太原、南宁、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省会未能跻身其中。
这些城市“落榜”的原因不一而足。
究其根本,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涉及方方面面。
既包括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硬性指标,还有政务、法治、人文、治安、生态等软环境指标,以及廉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生态环境保护、诚信建设等负面清单。
一般而言,全国文明城市,人均GDP、人均居民收入水平要高于全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这一条基础门槛就将大部分城市拒之门外。
同时,如果在评选前12个月,出现党政一把手严重违纪或违法犯罪的,取消参评资格。
这方面,广州、南京、济南等曾因一把手被查,而一度落榜全国文明城市。
同时,一旦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恶性治安事件、群体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