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四川凉山的哈佛博士后:起点并不决定人的一生
但我父母在这一点上非常尊重我个人选择,他们一直都对我说:爸爸妈妈没有知识文化,只要你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你未来更好的,爸妈都支持你。而且,从小我妈妈特别鼓励我学好,也教我们几个兄弟姐妹要广交好友,少树敌。我觉得父亲做事认真、不会轻言放弃的态度,和母亲的鼓励都潜移默化影响了我。
大学刚毕业时期的阿勒拉哈。
“很多困难其实是‘纸老虎’”
这一路走来,磕磕绊绊是有的,不过我也非常享受奋斗过程,这种奋斗过程所经历的充实和快乐,也只有真的去做的人才能体验那种美妙。谁也不想经历痛苦,但是回过头看,往往最痛苦的时候也是自己收获最大的时候。
我很喜欢在复习GRE考试的时候,书上一位同学写的一句话“人生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在最泥泞的路上”。另外,一定相信自己,比如我在读大专的时候告诉自己不是因为太笨而是我们条件不如别人,相信自己还能改变。
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让明天变得更好,活在未来,就能够更好地克服今天的困难。我不太喜欢看似很文艺的一句话“活在当下”,我觉得“活在当下”是一种妥协,因为当下很快会变成过去,而未来早晚会到来。
最困难的一点首先要相信自己能做到,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通过行动建立自信。当年也有很多人说“你是大专就一辈子只做个技术工或者比较低级的工程师”。因为他们没有行动过,也从未改变过什么,所以当别人试图去改变,他们会有意无意打击你。
比如网络上还有人至今都在“黑”我,说我的第一学历太差,没法找到工作。且不说我已经拿到国内985、211高校的教职岗位offer,就是出国前本科读完我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
当然,这类人会说这是不可能的。按照这类人的想法,农村人反正翻身不了,一辈子不出村好了。这种逻辑很荒唐,但是由于这种人太多,不少人很容易受影响。所以想改变,第一步要摆脱周围人对你的看法,要坚持自己的想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不太容易。
一旦做到相信自己,就成功一半了。剩下就是该如何去做,第一步我要做的是直面问题,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步其实还挺难的,我发现有一些朋友包括我自己,以前都是有意无意规避自己遇到的困难,不承认自己不懂,不敢直视问题,久而久之就掩盖起来,就不会进步了。
第二步,就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行动起来。很多困难其实是“纸老虎”,一旦行动起来其实就没有那么可怕了。比如,我刚到大学时候英语不好,觉得这是一个问题,承认比周边同学差,然后我就去找网上各种资料看,打听好英语专业外教课程,去蹭课。很快我的英语就跟上了,而且成为班上成绩比较好的。
再比如,做研究数学不够用,我就去看一些数学学得很好的人分享经验,再听各种公开课程,比如MIT(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等课程,把相应资料下载下来自己看,然后把书本的推导过程盖住,看看自己能否推出来等。
阿勒拉哈用镜头记录下的哈佛大学图书馆。
说句实话,我很多困难都是没钱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比如申请学校的时候没有钱交中介申请费,只好自己动手申请。到了美国最大一个问题也是没钱,想找便宜的公寓租,没车之前还得考虑如何到学校等等。当然,我还会遇到其他问题,例如做研究找不到感觉会迷茫等。
很多人总是说:“道理谁都懂,只是做起来难”,我个人不太赞同,没有做过和经历过的人是不会真正懂那些看似很简单的大道理,听说过并不等于真的懂,只有经历才会真的懂。
“初步打算回国发展”
我目前和导师Robert Gentleman也就是我们研究中心的主任,一起研究智能医疗计算相关的问题,通过概率模型和深度学习等方法,用不完整的数据推算人类各种疑难疾病(包括癌症)的病因,从而为治疗这些疾病提供科学依据。由于这个课题比较难,而且我也才来哈佛半年,现在还在进行中,可能会花三四年的时间完成这个课题,目前有了一些进展,预计今年夏天我们会出一两篇比较好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