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发表在《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疫苗免疫产生的针对奥密克戎的保护效力,与个体是否曾被新冠病毒感染及毒株的种类有关。例如,某个人在新冠疫苗接种前曾感染过某个原始株,那他在接种三剂疫苗后产生的针对奥密克戎毒株的抗体滴度会显著下降。也就是说,原始株感染降低了疫苗免疫及后来奥密克戎感染“唤醒”免疫应答的能力。该研究还证实,感染奥密克戎及其亚型并不能防止针对该毒株及其变种的再次感染,即自然感染并不能等同于天然疫苗。这也解释了突破性感染和重复感染是奥密克戎变种疫情中的常见现象。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很多国家的数据来看,感染新冠的阳性率增加,但死亡率并未大幅增长。大部分人重复感染后,症状并不严重,这个趋势在今年较为明显。
“现在整体情况和奥密克戎流行之前很不一样。”在金冬雁看来,从这次香港的第五波疫情来看,80%的感染者都像福奇这样发生了突破性感染,这些人此前都已接种过疫苗,大部分人都属于轻症。
在香港第五波疫情中,从死亡率数据来看,接种0~3针疫苗对应的平均死亡率分别是3.04%、1.03%、0.17%、0.04%,其中接种两针、三针科兴疫苗死亡率分别为0.35%、0.06%,接种两针、三针复必泰mRNA疫苗的死亡率分别为0.05%、0.03%。从感染率来看,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率高达30.9%,接种两针疫苗的感染率仍超20%,接种三针疫苗的感染率下降至10%以下,其中接种三针复必泰mRNA疫苗对应的感染率为4.0%。
金冬雁说,香港疫情中,接种三针疫苗的人群死亡率和感染率都大幅下降。就预防感染而言,只打两针显然不够,需要打第三针。在他看来,即便打了三针疫苗,只能相应降低感染率,不能完全防止感染。但打完三针的人就算感染了,自身也会快速产生抗体,所以能看到一些人的病程短、症状轻、传染性低,现有的检测方法有时也很难测出来,对这样的人就可以考虑缩短隔离期。
6月18日,中国疾病预防中心周报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领衔的一项多中心、大样本临床随访研究成果。该研究纳入上海本轮疫情中33816名无基础疾病、或虽有基础疾病但处于稳定期的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者。研究显示,3万多人当中有22人进展为重症,总体重症率为0.065%。相较于未进展为重症感染的患者,进展到重症感染者未接种疫苗比例为54.5%,高于前者的24.2%。
5月25日,上海市长宁区昭化东路200弄小区,居民接种疫苗后在户外留观区域等待。摄影/本刊记者 殷立勤
第四针该不该打?怎么打?
随着奥密克戎及其各种突变亚型所驱动的大规模感染在全球铺开,原有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发表在《柳叶刀》的一项临床试验显示,接种过两剂强生腺病毒载体疫苗,再接种一剂辉瑞疫苗作为加强针后,25周后疫苗有效性降低至8.8%;即便接种三针辉瑞的mRNA疫苗,10周后,疫苗的有效性仍然不算高,降低为45.7%。而应对原始株病毒时,一针mRNA疫苗的有效率就高达90%。这样情况下,越来越多国家已经开始计划或启动新冠疫苗第四针接种,包括日本、意大利、英国、以色列、新加坡、丹麦和智利等。随着BA.5正在以色列占据绝对优势,以色列专家表示应该考虑包括为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提供第五针疫苗的可能性。
今年1月3日,以色列政府启动对高危人群接种第四针辉瑞疫苗的项目,年龄达到60岁或存在免疫缺陷的人群,在打完第三针后间隔4个月就能接种。迄今为止,以色列已有超过70万人接种了第四针辉瑞疫苗。
今年3月,以色列谢巴医疗中心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中,超过125万名60岁以上、且至少接受过三剂辉瑞疫苗的受试者数据被纳入。研究结果显示,接种第四剂辉瑞疫苗后,新冠感染率和重症率低于仅接种三剂疫苗。研究还表明,接种第四剂疫苗产生的防感染效果是短暂的,对防重症的效果没有减弱。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在以色列接种的辉瑞疫苗第四针并非针对奥密克戎毒株专门研发。今年1月底,辉瑞/BioNTech曾对外透露,专门针对奥密克戎毒株的新冠疫苗启动临床试验。但迄今为止,两家公司尚未公布相关实验数据或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