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交完2988元后,客服发来几个二维码让他们扫码听课学习,其中还有一些课程无法观看,白芳这时候意识到是骗局,可申请退款时,对方却只给出了“下周再给”的空头支票。
带货赚钱,没有捷径
结合多位受访者的经历,即使意识到自己被“割韭菜”后,申请退款以及后续维权的难度都非常高。
陈娜称,她发现自己被骗后,就去找机构的客服理论,客服让她找售后部,售后部让她找推广部,总之,“来回踢皮球,话术都一样”。
后来她了解到,靠这类套路割韭菜的机构有很多,她在网上找到同样被骗的朋友,被骗金额从3000多元到万元不等,开始想办法集体维权。
“交完钱,签完合同,几乎不会退款”,宋仁和称。这些机构会在流程和合同中,设置很多漏洞以逃避责任。
肖雨尝试在一些渠道进行投诉,并看到多位跟他一样“要回退款”的受骗者。他还尝试找律师寻求帮忙,但律师告诉他,合同已经过期,很难取证,律师费可能会比学费更高。
来源 / unsplash
在投诉平台上,开菠萝财经观察到,上述投诉多以“已回复、未解决”的处理方式告终。更可怕的是,一些要不回钱的维权者,很有可能掉入另一个圈套。
徐超曾发布过一条维权视频,此后陆续有人联系他,都声称可以帮他要回钱款,但要进行分成,或收取一口价的服务费。“最可笑的是,有两个人跟我说自己也曾被骗,但经人帮忙,钱要了回来,而他们推荐的却是同一个人”。
当然,还有一批维权者选择向当地派出所或法院报案,成功要回了部分钱款。
考虑到后期可能会维权,诗诗从一开始就留了一手,和自己所在城市的代运营机构合作。在她发现自己被骗后,在多元调解小程序(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上传资料和证据,进行在线立案,随后有调解员联系到她与被告公司,协商是退款还是开庭。“调解员建议我速战速决,我选择协商退款,最终,要回了一部分合同款。”
去年以来,短视频平台封禁了一批违规的培训账号。有从业者说道,伴随直播带货的崛起,代运营的骗局屡见不鲜,甚至在持续迭代,但理性去看,直播电商发展到今天日渐专业化,无论是橱窗带货、找达人带货还是在平台开店,都没有代运营公司宣称的那么好学、好赚。
多位受访者都提到,想在直播带货赛道里掘金,只能脚踏实地提升专业能力,找机构走捷径,很容易被“割韭菜”。
经历这件事后,陈娜知道了,“当你想通过某样东西赚一笔的时候,总会有人想通过你赚一笔。”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