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线城市落户门槛:上海一月内放松两次,深圳为何变“高冷”?
北京放宽,深圳收紧
如果以当地就业的大专院校毕业生是否能直接落户来衡量城市人才引进“门槛”的话,深圳是门槛最低的,35岁以下全日制大专毕业生只要满足社保要求,即可通过“核准入户”方式落户深圳;在广州,大专生可直接落户非核心区的政策尚未正式落地。
而在上海和北京的政策中,大专生落户更为艰难。上海的积分落户分应届生积分和居住证积分两种,非沪籍应届毕业生满72分可以落户,但一方式只适用于本科及以上学历学生;通过居住证积分,满120分后还要满足社保、个税等年限要求才能排队申请“居转户”,这一方式下大专学历积分为50分,较本科学历加上学士学位的90分要少将近一半。
北京的积分落户政策是从2017年开始实施的,每年的落户规模都在6000人左右,申报人数却都超过10万。在学历加分项中,大专学历加分仅10.5分,本科加15分,硕士加26分,博士加37分。而事实上,过去四年北京积分落户的分数线节节攀升,从2018年的90.75分涨到2021年的100.88分,分差越来越小,相差1分甚至可以拉开上千个名次。
近两年来,北京有意将落户门槛降低一些。例如,2021年出台了《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提出全国高校硕士及博士毕业生,北京地区高校、京外地区“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均可由用人单位申请办理引进,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7所高校本科及以上、“双一流”建设学科硕士研究生不占用落户指标。但与上海此次放宽一样,其方向都是“掐尖”,偏爱高学历的人才。
而深圳也在向这一方向转变。2021年5月,深圳市发改委发布《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取消目前35岁以内全日制大专毕业生直接入户的政策,但迄今为止仍未最后“落槌”。不过一个可以确定的趋势是,在人才引进方面,深圳正在变得越发“高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