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户近200万巨款存入交通银行不翼而飞 人脸识别漏洞成骗子作案工具
“犯罪分子通过假的人脸识别骗过银行的身份认证系统,本质上和犯罪分子伪造文件单据骗过银行的身份认证系统没有不同。从侵权法的立法政策上看,银行有能力改进技术减少损失,而用户完全无能为力。所以把责任分配给银行,从经济角度看,能够减少损失。”
郭锐认为,银行有责任采纳成熟的技术,减少识别错误。
7月5日,交通银行手机银行用户协议中,人脸识别技术提供方仍是眼神科技。
凤凰网《新视界》联系到了交通银行及眼神科技,对于以上用户提出的交通银行人脸识别漏洞是否存在?为何真假人脸无法识别?
眼神科技没有正面回复。其相关负责人对凤凰网新视界表示,作为交通银行的人脸识别算法和技术服务提供商之一,目前为止尚未收到客户有关此案件的相关反馈。并非当事双方人,不便做过多评论。
截至发稿,交通银行对此事暂无回应。
(应受访者需求,马跃、安女士、夏女士、海女士、柳女士、赵女士为化名,为保护受访者隐私,个人信息做了模糊处理)
凤凰网 新视界 出品 作者: 季倩 编辑:于浩 微信编辑:李金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