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Clocktower Group
此外,印政府扩大制造业和出口的意愿也正受到国内保护主义抬头的制约。虽然新德里近年来致力于放开贸易和投资政策,但进口替代仍然是印度大企业偏好的发展战略。自2014 年以来,印政府已对其5,300种产品中的3,200种产品加征关税。平均关税税率从2014年的13% 增加到2019年的近18%。印度国内的保护主义在2019年11月达到高潮,当月印度突然宣布退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理由是担心该贸易协定对脆弱部门的负面影响。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2020年的一项研究,“如果加入该协议,印度的收入每年将增加600亿美元,退出该协议将减少60亿美元。”然而,日益增长的保护主义迫使新德里选择了后者。
综上,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跨国公司正在加速向印度转移供应链,且大部分流入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集中在服务行业,而非制造业。鉴于 IL&FS 债务危机、信贷紧缩和财政状况恶化,印度投资不足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鉴于两年后的大选,莫迪政府不太可能继续推动富有争议的市场化改革,因为担心会再次引发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因此,投资者不应高估印度在可预见的未来成为世界下一个制造业中心的可能性。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