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2023年,印度将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到2050年,印度人口或将达到16.68亿。
从数据来看,印度正处于人口红利阶段。截至2011年,印度总人口的一半处于工作年龄段(25岁-64岁)。到2050年,印度将再增加1.83亿该年龄段的劳动力。这意味着,未来30年新增的全球劳动力中,22%都将来自印度。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人口红利阶段不会直接转化为经济增长。如果印度没有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劳动力素质没有跟上,反而可能掉进“人口陷阱”。
班加罗尔印度人类住区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Neethi P.撰文称,印度能否享受到人口红利,最终取决于强大的国家机构和健全的政策。
45年来高位的失业率,以及糟糕的健康和教育状况,正为印度带来风险。据印度经济监测中心数据,2022年4月的失业率为7.6%,尽管略有下降,但仍然处于很高的水平。
另据2021年《印度工作状况报告》,2017年至2021年期间,印度劳动年龄人口增加了1.155亿,但劳动力仅增长了770万,劳动力实际减少了1130万。
能否享受到人口红利还依靠高质量的教育和技能培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9年的报告称,到2030年,不具备就业所需的教育和技能的印度青年将达到47%。
虽然印度的小学入学率超过了95%,但全国家庭健康调查证实,公共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培训加上营养不良导致学习成果不佳。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已经有超过2.5亿印度儿童被迫辍学。2021年,3.75亿印度儿童面临大流行带来的长期健康和教育影响,长远来看,或会影响经济生产力。
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的一份报告,在职业培训方面,在2019-2020年期间,只有15%的印度劳动力接受了职业培训。据印度“全国抽样调查办公室”发布的定期劳动力调查报告,2017-2018年,在接受过正规技术培训的15-29岁人群中,只有3%的劳动力拥有正式技能。这一数字在中国为24%,美国52%,英国68%,日本80%。
联合国的最新预测报告还指出,不仅印度,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多数国家,以及亚洲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的部分国家,均面临人口红利机遇,工作年龄人口(25至64岁)所占比例上升,为加速经济增长提供了机会。为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各国应投资于发展人力资源,确保所有年龄段的人都能获得医疗保健和优质教育,并促进生产性就业和体面工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