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造车“开张”:“烧钱”超500亿,恒驰5能否扛大旗?
恒大汽车在北京的线下直营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摄
正值酷夏,蝉鸣不已。北京东北五环的恒大城市广场上,恒大汽车目前在京唯一线下直营店摆放着绛红色礼盒、银色气球,一幅迎宾的喜气景象。恰逢周末,客人三三两两走进看车。
历时4年,恒大汽车开启预售,旗下第一款量产车型恒驰5面世。
按照恒大汽车计划,恒驰5只是一个开始。集团正在同步研发14款车,目前已经发布9款。而2021年11月,恒大汽车在工信部进行车型申报,当时就有两款车型,其中一款的长宽高与恒驰5一致。这也意味着,还有一款比恒驰车身更高的车型已经进行了申报。
“现在市场反响还可以,未来恒大还会有5-6款车型陆续量产。”接近恒大汽车人士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不过,恒驰5推出背后,恒大集团或已经为此“烧钱”超过500亿元。公开信息中,恒大汽车在回顾2020年业绩时表示,公司已累计投入474亿元,而2021年上半年,恒大汽车的销售费用为14.51亿元,行政费用为20.88亿元。此后,恒大汽车再未公布业绩。
7月7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探访北京东方新天地发现,恒大汽车已从此地撤店。恒大汽车2020年12月曾租下此地,记者当时实地探访看到,恒驰汽车门店正宣传着“纯电旗舰D级轿车‘恒驰1’”,此外还有“恒驰首期六款车敬请期待”等字样。
附近商铺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恒大汽车这家门店一直在装修,但到2021年左右就摘下了带有恒驰标识的围布,随后该门店的外围变更为路特斯标识。
7月12日,记者致电恒驰汽车客服,对方表示目前恒驰汽车在北京确实只有一家门店,后续有望增加门店,但尚未公布地址。截至发稿时,记者致电恒大汽车未能获得接通,恒驰汽车总部暂未回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探访北京东方新天地发现,恒大汽车已从此地撤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摄
与小鹏、零跑成竞对,部分消费者担心售后难
7月6日,恒驰汽车宣布预售首款量产车型“恒驰5”纯电豪华SUV。贝壳财经记者从销售人员处了解到,恒驰5的售价为17.9万元。截至7月5日晚间,北京已有上百人在不了解售价的前提下盲订,而在7月6日发布售价后,该销售人员表示,“后台已经‘爆了’,(订单)这会儿破千了,大家没想到这么便宜”。
随着恒驰5面世,争议随之而来。
“17.9万元的性价比不错,就是不知道和哪吒比起来怎么样”“可以对标小鹏吗?”“有17.9万,我为什么不去买比亚迪元PLUS或者宋PLUS?”不少消费者将恒驰5与同价位的造车新势力、比亚迪做比较。
一直以来,20万元是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分水岭,20万元左右的预算可以覆盖大部分主流车型。而在18万元左右的区间内,已经有小鹏G3、零跑C11、大众ID.3、比亚迪多款车型等在厮杀。显然,其中不乏恒驰5的竞争对手。
“我从2016年初开始研究新能源汽车,做汽车这一行也有20年了,我自己应该不会考虑买恒大汽车”,一名汽车行业从业者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自己一方面认为恒驰5的性价比不算很高,性能没有极为突出的优势,一方面自己在这个行业里见证了太多企业造车败走。
他列举了一系列实例,赛麟汽车从高调入场到被拍卖不过一年时间,汉腾汽车破产重组,宝能汽车现在前景不明,前些年被外界看好的德系豪华品牌宝沃也申请破产,此前销量不错的云度汽车最近也传出了停产的消息。此外,整个汽车行业中,包括华晨、东风启辰、一汽夏利等败走的品牌数不胜数。
上述人士表示,买车最关心的是需求,自己平常买车用途是什么,需要多少续航里程,最看重哪些功能,但是还有一点往往被车主忽略,即车企的售后长期服务能力。“很多品牌陆陆续续就不生产了,后续应该找谁保障 ?”
也有消费者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对恒大汽车的品牌信用存在一定担忧,尽管现在恒大汽车推出了由公证处收款的服务,提车后15日内可退车退款,但自己会担心品牌信用,也担心恒大集团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保障后续车型的维修保养。“不如花20万的价格购买其他成熟品牌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