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太多,新冠下的流感高峰,我们的防控有多难?
今年夏天,流感凶猛。
据国家流感中心的最新周报,截至7月3日,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部分省份进入夏季高发期。
4月到7月,南方省份共报告762起暴发疫情,是2021年同期报告疫情(148起)的5倍还多。
多位南方的急诊医生表示,这是新冠疫情三年来他们遭遇过最强的一次流感冲击。
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历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流感发病数曾经历了一轮过山车:2010年至2018年,数字从6万缓慢爬升至77万,2019年达到10年来的顶峰,暴增至354万,2020年和2021年又分别回落至115万、67万。
而在今年的这个夏天,流感疫情再次抬头,前5个月就已累计58万,烈度之高甚至超过了2019年的夏天,2022的流感,会不会又是个十年顶峰,目前尚无人知道。
考虑到流感的大高峰通常在冬春之际到来,一位疾控系统的专家告诉八点健闻,考虑到今年夏季南方地区的流感流行高峰提前到来,这提示我们在今年冬季的流感季节,全国特别是北方地区会遭遇一次比较强的“大”高峰。
新冠+流感,发热门诊双重承压
南方部分省份的甲型流感活动再度抬头,从公卫视角来看,更值得关注的“反常”是流行季提前。
多名南方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和公卫专家告诉八点健闻,相比疫情前,今年夏季的流感流行提前了将近一个月。
然而,这提前的一个月,把不少南方医院打了个措手不及。
杭州市儿童医院门诊部副主任赵伟告诉八点健闻,此次反季节流感让医生们有些措手不及,6月以来,发热门诊的患者猛增一倍。发热门诊原本设计了千人左右的容量,目前每天接诊量已接近饱和。“一下子这么多发热病人过来,压力很大。新冠之后从没有遇到这么多流感患者。”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发热门诊、急诊科主任邓文发现,在整个6月,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比往年多了一倍。为了应对此次的流感流行,医院紧急从儿科抽调了6名大夫支援发热门诊,护理和行政部门也增派了人手,还增加了发热门诊的排班班次。与此同时,还扩建了将近400平的等候区,缓解等候压力,“没办法错峰就诊,人太多了。”
多名公卫人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部分新冠防控手段在客观上增加了发热门诊的就诊量和压力。
例如,为了应对流感症状需要服用的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镇痛解热类药物,目前仍属于新冠疫情防控“四类药”,流感患者存在获取难度。这意味着,此前不去医院,靠自行服药挨过发病周期的相当一部分流感患者,可能不得不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除此之外,由于目前发热门诊必查新冠的要求,可能导致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时效不符合要求的流感患者在就诊时必须接受核酸检测,变相增加了患者候诊时间,增加发热门诊压力。而在流感患者聚集和长时间等候的情况下,医院出现院感的风险也进一步增加。
上述疾控系统专家提醒,未来如果某个地区出现了新冠疫情,同时也处于流感高峰季的话,医疗机构的就诊和收治压力会加剧加大。
而收治压力的加大,医疗资源不足,直接影响的是重症率和死亡率。
在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主办的《大家一起谈“流”“新”专家圆桌论坛》上,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警告说,在流感的高发期,一些医疗机构的压力会比较大,并可能会出现严重病例。
在前述论坛上,王大燕还指出,预判2022冬到2023春,预计依然会呈现季节性的流行期,预计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主流行的可能性更大。
据国家流感中心周报,目前正在南方地区活跃的主要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H3N2——多名公卫专家和临床医生告诉八点健闻,在几种常见流感病毒株,H3N2属于偏厉害一点的,导致的疾病负担可能也更重。
在《柳叶刀公共健康》杂志的文章上,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等人统计了几种常见流感病毒相关超额呼吸死亡超额呼吸死亡率,H1N1甲流是1.6/100000人,乙型流感是2.3/100000人,H3N2甲流则有2.6/100000人。
免疫欠债?新冠疫情防控也会导致对流感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