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罗敏:做校园贷起家,想靠“钞能力直播”翻身却失了舆论阵地
校园贷“鼻祖”原罪
罗敏是一个典型的连续创业者,在创立趣店之前,他曾尝试过社交网站、团购网站、外卖平台等7个创业项目,但均以失败告终。直到2014年3月,踩中了校园贷的风口,创立趣分期,即趣店的前身。
趣分期定位为大学生消费分期平台,通过一支强悍的校园地推部队,用1个月的时间就扩展到全国300个城市,以“零首付”、“不用卖肾也能买得起iphone”等宣传语俘获了一大批大学生,因其市场声量最大,一度被视为校园贷的“鼻祖”。
彼时监管尚未完善,数百家平台纷纷涌入校园贷市场,导致这一市场变得混乱,出现了身负巨债的学生自杀、“裸条”等恶性事件。从2016年5月起,教育部、银监会多次发文整治校园贷,直到2017年9月彻底取缔,“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罗敏在上市后接受自媒体采访时曾提到,2014和2015年做校园贷,利率很低,亏了几亿。后来市场乱了,怪事很多,政府叫停,“我们就不想这个事了”。
在将校园贷转向现金贷之后,趣店继续高歌猛进,在支付宝入口的扶持下,迅速积累了6000万用户,2017年净利润超过21亿元。因此,在他们准备上市的前夕,投资份额遭到多家投行的争抢。
2017年10月,趣店登陆纽交所,上市当日发行价24美元,开盘价34.35美元,市值高达113亿美元,一度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百亿美金估值的互联网平台。彼时,距离它成立仅三年半时间。
但这也成为趣店最后的高光时刻。
趣店2015-2022年的净利润,数据来源:万得
转折很快出现。在上市几天之后,罗敏接受一家科技自媒体采访,希望回应一切市场质疑,却不料对于高利贷、催收等热点的回应越描越黑,最终将趣店和整个行业推入火山口,更多的质疑铺天盖地而来。
有知情人士告诉作者,受此事件的影响,当时另外一家准上市互金平台的估值迅速减少了三分之二,不得不在临近上市时修改了发行价。
这场风波之后,监管部门在2017年底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标志着暴利的现金贷业务也开始结束属于它的时代。
在这次的预制菜发布会上,罗敏复盘起这一段经历时称,“年轻人可能都会犯一些错误,你觉得自己挺牛的,但那个时候,我的能力和我的认知完全hold不住那个100亿市值。”
一路追风一直踩坑
上市伊始主营业务即遭遇强监管,为了挽救低迷的股价,趣店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新项目。
据作者不完全统计,上市以后,趣店至少尝试了汽车分期项目“大白汽车”、奢侈品电商平台“万里目”、高端家政项目“唯谱家”、在线教育项目“趣学习”、少儿阅读项目 " 大白儿童阅读 "、校友匿名社交项目“相同same”、线下素质教育综合体“万里目少儿”等多个项目。这其中,除了“大白汽车”涉及融资租赁,跟趣店主营业务相关之外,其他项目均是全新领域,趣店并无资源与优势。
一位经历过多个项目的趣店前员工陈星(化名)告诉作者,罗敏挑选赛道的标准,一定要做大市场里的大公司,类似当年的趣分期。例如,上市以后的第一个项目大白汽车,看中的是汽车新零售这个万亿级市场。好几个业务没有继续做下去不是因为亏钱,而是他觉得想象力不够大,配不上趣店的能力。
喜欢高举高打是罗敏一贯的风格,趣店也因此立下过不少flag,例如,2018年大白汽车要卖出10万辆,跻身全国汽车零售商的TOP5,再过几年,销量达到2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售商。但结果是这个项目一年之后就被关停了。
据陈星介绍,2022年之前,罗敏从不采购流量,也不做广告,只相信两个客户来源:第一发传单;第二是趣分期当年留下来的客户电话号码。按照他的设想,趣店有6000万用户,假设其中有10%的年轻人有购车需求,那也能卖出600万辆。但最终结果全加起来也不到3万辆,“电话打了半年,刷了一遍又一遍,发现没人买了,门店没有自然成交”。但即便如此,罗敏也不愿意走当时花生二手车们的路,即投入大量的流量和品牌成本来获客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