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被突然冻结,开户越来越难,银行大推“断卡”行动到底是为什么?
隔着银行柜台的一层玻璃,对面的男人突然变得愤怒。起因是银行卡被限制交易,转不出钱。“锁户了”。
这样的事情不少,柜员张玮玮熟悉流程,她要求客户提供资料:居住证明、工作证明、银行流水或是社保缴纳记录。按规定,起码要有一项。
接下来是激动的反对。“凭什么?我正常使用凭什么锁我的卡,还要证明!”客户声音越来越大,然后“破口大骂”,周围目光迅速聚过来。张玮玮停下解释,等着他说完,挨过漫长的五分钟。
双方都觉得委屈。客户搞不清楚银行卡为什么被限制使用,他坚持并无错处。
2022年上半年,关于银行卡被限制、开卡困难的抱怨逐渐变多。在多个社交平台上,输入“银行卡”弹出来的词条就是“银行卡状态异常怎么办”“银行卡被限制交易”,讲述者来自全国多地。人们揣着相似的疑惑:
“我的银行卡怎么会突然不能用了?”
“尽量不要半夜买东西”
大多数人都是意外发现银行卡被限制的。
有人收到工资打算还花呗,有人像往常一样买东西、点份外卖,一名用户正站在公交车上,准备刷卡下车,没有“滴”的一声,弹出几行字,“您的银行卡状态异常,可能未激活、挂失、没收、过期、销户,请咨询银行”。没有愣神的时间,他只好回身,赶快摸索硬币。
也有人被卡在着急用钱的环节。李其接到家里电话:急事,拜托她当天转5万块钱回去。钱凑够了,但试了几次,钱都没法转出去。她觉得奇怪,这是日常在用的工资卡,“状态异常”到底是什么意思?
客服没能给出解释,告诉她需要到营业厅办理。怕耽误用钱,她第二天匆匆赶去,工作人员拿着李其的手机仔细查了半年流水,“从流水看,没什么异常。”
再问被限制的原因,工作人员也没能给出具体答案,只是说,“我这边没有权限查看,解除的事情,我们会和开户行沟通的,可能几分钟,也可能半天时间”。
在社交平台铺天盖地的不解中,一名银行工作人员总结,针对国有大行的银行卡,晚上经常买东西、频繁交易、多笔金额相同的,或是身份证信息过期没来更新,开户后超过六个月无交易,同一行名下多张银行卡等情况,系统发现可能就会限制非柜面交易(指不通过银行柜台的业务,包括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支付软件等)。
另据《华夏时报》报道称,余额较低、异地用卡等原因也可能导致冻结。
一名常用银行卡网上购物的女孩来到银行网点,的确得到了“太频繁使用银行卡支付,被系统判定存在风险”的回复。
向柜员张玮玮求证时,她立即肯定,“在一般情况下,系统会觉得你不是在正常的时间转账。次数多了以后,可能会触发系统风控模型。”遇上这种情况,她会提醒客户,“尽量不要经常在半夜消费”,因为“下次有可能还会被锁”。
在解释中,多名银行工作人员都提到了“断卡行动”。
2020年10月,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全国“断卡”行动部署会召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
“断卡”行动中,为防范电信诈骗,各大银行都加紧了账户管理。2021年11月,央行公布,督促银行、支付机构清理“不动户”“一人多卡”和频繁挂失补换卡等异常银行账户14.8亿张。
一名银行工作人员从气氛中感到变化,“越来越重视”。每天上班前,领导都要嘱咐,加强核查。
出于各种原因被“锁户”后,有人来到银行才听说“断卡”行动,周围挤满了同样来解除限制的人们。
跑了三家银行,也开不了一张卡
一些不满来自:原本习惯的小事变得麻烦。
离开银行网点后,李其的银行账户仍旧不能正常使用。她只能趁工作间隙来到邻近一家银行,按要求打印了半年流水,工作人员调了半个小时,还是没能恢复。另一个解决方案是,重新办理U盾以调整转账额度。
时间紧迫,李其马上答应。但工作人员表示,需要她提供居住证明或者工作证明,一个简单方法是,给工作单位的座机或小区物业打电话,以核实身份。她听到工作人员问,“你们公司有没有一个叫李其的员工?”接起电话的是李其的领导。上班时间溜出去处理私人事情,她觉得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