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宏观点评7月CPI:若三季度经济增长企稳,不排除货币政策边际收紧
服务价格环比上升,同比走低。从环比看,7月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7个百分点;从同比看,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56个百分点。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环比由涨转降,同比涨幅均有回落;受暑期出行增多影响,飞机票、宾馆住宿、交通工具租赁费和旅游价格环比上涨。但服务价格环比增速虽然较6月上升0.1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却较6月下降0.3个百分点,内需整体表现偏弱。
三季度通胀仍有上行压力。7月CPI同比增速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核心CPI同比增速较6月下降,特别是服务价格同比增速下行表明内需整体仍偏弱,二是国际能源价格下降,带动相关产品价格环比由涨转降,三是包括猪肉价格在内的食品价格同比增速上升对CPI的拉动小于市场预期。我们认为在低基数的影响下,三季度CPI同比增速仍有破3%的可能性,但考虑到四季度欧洲可能将进入衰退,外需下行叠加内需疲弱,以及四季度基数效应减弱等因素综合影响,预计短期通胀不会成为货币政策的掣肘。但四季度前后需要关注国际能源价格和农产品价格表现,考虑到我国原油和食用油都较依赖国际贸易,如果三季度国内经济增长能够企稳,不排除货币政策在流动性方面边际收紧。
PPI
PPI同比增速明显低于预期。7月PPI环比下降1.3%,其中生产资料环比下降1.7%,生活资料环比上升0.2%。7月PPI同比增长4.2%,较6月下降1.9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同比增长5%,较6月下降2.5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同比增长1.7%,较6月持平。PPIRM同比增长6.5%,较6月下降2个百分点,从构成来看,7月同比增速较高的产品分别是燃料动力(25.1%)、化工原料(8.9%)、农副产品类(8.1%)、纺织原料类(6.3%),同比增速下降的是黑色金属(-7.8%),同比增速较6月上升的是农副产品和木材纸浆类,较6月下降较多的则是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燃料动力、化工原料、纺织原料和建筑材料类。据测算,在7月份4.2%的P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3.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0个百分点。
生活资料价格环比大幅下降。7月生产资料价格中,采掘业环比下降1.9%,原材料业环比下降2.5%,加工业环比下降1.3%。7月份,原油、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带动国内相关行业价格环比下降,包括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35个,比上月减少2个。主要行业价格同比中,涨幅扩大的是农副食品加工业,降幅扩大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PPI增速下行幅度超预期,市场可能担忧内需。7月PPI同比增速下行幅度超出市场预期,主要是受到生产资料价格环比大幅回落的影响,从原因来看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传导,二是7月国内生产端有走弱趋势。6月国内工业企业去库存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朗,目前7月出口数据依然较好,表明外需尚可,但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速较大程度上依赖内需和基建投资,如果生产端超预期疲弱,则需要关注市场对房地产政策放松的预期再度升温,以及可能下调全年GDP增速预测的情况。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上行过快;流动性回流美债;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