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叫停“炒黄金”始末:避免再现类似“原油宝”的黑天鹅事件
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基于保护投资者权益和合规考虑,预计商业银行会逐步关闭贵金属账户交易,对于投资方式较为稳妥的投资者,建议购买实物类黄金,例如金条等。
银行为何叫停贵金属交易?
到银行炒“纸黄金”,一度成为不少理财人士的选择,但如今这一市场正在发生变化。
今年以来,受美联储加息等多种因素影响,国际金价大幅度震荡下跌,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从3月8日最高超过2070.42美元/盎司,到7月21日跌至近一年来的最低价1680.2美元/盎司,截至8月10日,伦敦金现收盘价为1791.3美元/盎司。近5个月来,伦敦金现跌幅超过15%。
“贵金属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如此之大,也使交易风险显著上升。商业银行收紧贵金属等业务,主要是为了降低交易活动的潜在风险,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董希淼向《财经天下》周刊说道。
贵金属与原油等商品一样,都曾因期货交易引发投资者巨额亏损。而说起银行在期货方面的交易,就不得不提曾经轰动一时的黑天鹅事件——原油宝。
2020年4月21日,凌晨2点30份,美国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报收-37.63美元/桶,成为自原油期货问世以来,唯一的一次负数结算价,这意味着投资者卖一桶原油,买家不仅不给钱,投资者还要倒贴37.63美元,中国银行原油宝也因此亏损惨重。
原油宝是中国银行推出的一款与石油期货挂钩的理财产品,本质与原油期货类似,油价也以美国芝加哥的WTI原油期货为准。
当时恰逢疫情爆发,原油需要急剧减少,但是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产量却疯狂上涨,供远远大于求。如若期货合约到期没有卖出去的话,就要进行实物交割。但期货市场的投资者肯定不想要原油,大家都只想把手里即将到期的合约卖出去,这个时候的原油期货已经没有人愿意接手,于是,原油期货合约价格出现自由落体式下跌。
原油宝的投资者眼睁睁看着,原油期货大跌至近-40美元/桶,当日全天跌幅约为305%,投资者的本金不仅全部赔进去,还要倒贴给中国银行钱。据当时媒体报道,有一位投资者亏光了388.46万元的本金之后,还倒欠银行530多万元,合计总亏损900多万元。
最后在多方压力下,中国银行承担投资者20%本金损失。后续,中国银行因为此事还被监管部门罚款5050万元。
而银行现在的纸贵金属产品与当年“原油宝”产品运营机制类似,原油宝事件之后,国家对金融市场风险防控和监管越加严格。
2021年底,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衍生品业务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
在《意见》的起草背景中提到,整体上看,中国衍生品市场的制度规则有待完善,金融机构专业管理能力有待提升,与衍生品交易活动相关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存在金融管理的薄弱环节,风险事件偶有发生。
一位衍生品市场的资深管理人士对媒体表示,“这份文件是‘原油宝’事件的后续反应”。
该《意见》在投资者保护方面的要求着墨更多。《意见》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坚持主要面向非个人投资者开展衍生品业务的原则,严格实施合格投资者标准审查。同时,银行保险机构不得通过柜台与个人客户直接开展衍生品交易,其他金融机构确需为个人客户提供衍生品交易服务的,应当对个人客户制定更为审慎的参与要求。
此外,《意见》对银行开展纸贵金属业务也作出了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发行的不涉及标的物实际交割的记账式贵金属、大宗商品、外汇类等账户类产品参照本意见管理;银行保险机构原则上不得开展场外衍生品跨境非套期保值交易,另有规定的除外。
外汇期权也被叫停
与纸贵金属一同被叫停的,还有个人外汇期权业务。
2021年7月27日,招商银行宣布,对于个人外汇期权业务,即日起停止发售新产品,全部存续产品到期后,不再向个人客户开放,叫停了个人外汇期权业务。
在此次招商银行的公告中,招商银行宣布,个人双向外汇买卖业务也即将停办。
招商银行并不是第一家叫停个人外汇买卖的银行。2021年8月,华夏银行表示,于当年12月1日起,暂停个人外汇买卖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