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中国足球寒冬:资本为什么不想玩了?
进退两难的资本也是真想走开的
资本在足球领域进退两难却又轻易走不了的,典型就是今年的富力和恒大两家。广州富力已经更名为广州城,广州恒大则变身为广州,但是两队现在都已经沦落成了中超弱旅。
恒大已经放弃了中超霸主光环,本赛季仅投入1500万勉强维持球队运转而已。接下来,广州俱乐部的未来怎样,谁也说不清楚。现在,恒大请回了郑智担任一线队主教练,似乎又调整了对足球的态度和投资立场。
而广州城本来是有通过股改走出困境机会的,但是新投资方国企联合体在尽职调查中查出还有大额债务:俱乐部最初告知,有3.6亿债务。而联合体的尽调却发现债务高达6亿,其中小半都是调查中发现的。联合体希望股改起点还是在原来的债务规模上,调查中新发现的债务由原投资方解决。但是上半年俱乐部原管理团队无所作为,导致新投资方迟迟不愿接手俱乐部。尽管已经支付了广州城全队五个月工资,但是国企联合体现在接盘意愿不高,广州城股改前景不明。
球场上连输12场,广州城难以找到未来
恒大烧钱投资足球,目的是竖起一个品牌载体为恒大做广告。这也是资本投资足球的一个很大因素。2001年春,才把前卫寰岛变为重庆力帆的力帆老板尹明善接受媒体采访,被问及投资足球的原因时候,尹老板很明确说,俱乐部可以扩大股东企业的影响力。他在东欧国家就遇到当地商人听说他拥有一家中国顶级联赛俱乐部后,都认为他具有雄厚实力,愿意和他合作。其实,当时力帆已经是摩托行业龙头企业,但是在此行业之外,人们对其并不了解。而投资足球后,力帆一夜闻名天下。这一年,力帆通过引进越南球星黎玄德巩固和扩大了当时的力帆摩托在越南的市场寡头地位。
重庆足球命运多舛,多次“被保卫”,最终还是没保住
不过,当主业运营遭遇到难以跨越的障碍时候,恒大极度削弱对足球投入,而力帆则找到买家后顺利脱手。
广州城因为富力集团的困境几乎走到穷途末路,但是上半年的拖延和联赛第一阶段十战全败的战绩,已经动摇了新投资方的信心和意愿。当然,五个月工资就付出了近两亿巨资,这样的俱乐部运营成本也让新投资方必须谨慎考虑。上周,所谓关于广州城俱乐部股改磋商没有明确的结果,也没有积极信号释放出来。看来,广州城的命运短期内还无法明确。不过,中超第二阶段,广州城有已经连败两场,再拖延下去到保级无望的时候,不排除俱乐部最终还得砸在富力集团手上的可能。
结语
玩足球不是单纯做公益,逐利是资本流动的动力。是否投资足球,如何投资足球,老板们都有自己的实际利益考量。
利用足球获取政府的资源、政策帮助,打造自己品牌宣传载体,是资本投入足球的最大诱因。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有关方面动员做工作劝说资本进入足球,根本来说都离不开上述考量)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老板是满足自己的球迷理想和足球情怀才进入的。
有利用价值的时候,足球是资本的小甜甜;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资本角度来看足球连牛夫人的客套都用不着。
在资本的眼里,足球不过是工具。当付出和回报不对等的时候,或是资本自身难保的时候,资本会忘记曾经的豪言壮语或甜言蜜语,断然放弃足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