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解读美国芯片往事:美日之争下,中韩芯片如何崛起?
另一方面,股票期权成为硅谷半导体企业的硬通货,它使普通人一夜暴富成为可能:有的秘书花几个美元行使自己的股票期权,最后赚了数百万美元;一个身穿T恤、看起来很普通的年轻人,很可能是坐拥上亿美元财富的大亨。一夜之间暴发致富的故事,在硅谷每个月都会出现几十个。对此,《信使报》记者迈克.马隆写道:“硅谷聚集了巨大的财富,让人难以置信的财富,过量的财富,它们像大雨一样降落在比毛头小子大不了多少的、没有开化的工程师身上。”
资金、人才汇集到硅谷,使硅谷的半导体产业在70年代就成为与汽车、钢铁齐名的美国三大支柱之一。但是,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当他们坐在半导体的金山上数钱时,太平洋对岸的日本已悄悄盯上他们。
03 日本发现美国人的财富密码
美国人将半导体比喻成“工业的原油”,在日本人眼里,半导体则是“工业的粮食。”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在加强钢铁在基础工业中的地位,将其作为发展生产、振兴工业的支柱,还喊出“钢铁就是国家”的口号。
但二战之后,朝鲜战争爆发,日本被美国定位为冷战最前线,技术上大力扶持,日本也倾力关注美国先进技术发展动态,半导体产业的财富密码很快被日本人发现。精明的日本人算了一笔账(1970年代),发现钢铁的价值在半导体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就每吨价值来说,钢铁顶多值8—9万日元,而芯片的价值,一般每吨是2.5亿—3亿日元,如果是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档芯片),则每吨价值飙升到25亿日元。换句话说,芯片的价值至少是钢铁的3000余倍。
如果从附加值增加的情况看,则更为诱人。一克金属硅仅1日元,提纯为多晶硅后,价值升到10日元,再拉制成单晶硅,并切割打磨成硅片,每片价值上升到1000日元(一克单晶硅和一片未经打磨的硅片价值相当),制作成芯片后,每片硅的价值达到10000日元。从金属硅到芯片的生产过程中,每经过一系列工序,硅仅仅是改变了一次形状,附加值竟然就提高10倍。
日本人由此得出结论:芯片产业简直就是现代炼金术!
另外,芯片产品体积小、附加值高,能源消耗是钢铁的1/500,对能源紧缺、靠出口拉动经济的日本来说,确实是一种完美的产品。
更为重要的是,日本人发现了美国人的财富密码,美国人还懵然不知。很长一段时间,美国企业都认为日本公司不过是“玩具制造商”,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低,也没有技术含量。
日本半导体工业起步与腾飞,离不开通产省这个“养育自己的父母”,因为日本政府的鼎力支持,才有了日本半导体企业将硅谷同行打得满地找牙。
1957年,通产省制定“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定下了发展半导体的基调,此时仙童半导体刚刚成立,晶体管市场小荷才露尖尖角。
最初,日本半导体产业势单力薄,无法与美国竞争,日本政府直接下场扶持。1972年,日本集中富士通、日立、NEC、东芝、三菱电机等大型集团公司,开始执行“电子计算机等开发促进费.补助金制度”四年计划,1976年执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四年计划,剑指半导体核心技术研发。1972年开始的计划,日本政府投入近600亿日元,其中1973、1974年两年就密集投入200亿日元。1976年开始的计划,政府投入的研发经费上升到700亿日元。
日本政府在半导体核心技术研发上的密集投入,迅速缩短了本国半导体企业与美国竞争对手的技术差距,为日本芯片产业的兴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日本某家大厂的头面人物对此评价说:“如果考虑到当时的集成电路(芯片)工业是不赚钱的工业,我们正被搞得喘不过气来的话,那么这些措施是非常有效的。”
日本半导体企业的实力由此大增,被公认为“在一部分先进的器件技术上超过了美国。”
当初,日本政府砸巨资搞核心技术攻关时,美国专业杂志《电子学》挖苦说:“这不是搞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而是故弄玄虚。”
但是,美国人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04 “安德逊的炸弹”
1979年11月9日,凌晨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