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 | 张睿
编辑丨康晓
出品丨深网·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
6月初,收到三季度订单被取消的通知时,早有准备的王烨还是有些吃惊。“知道有库存积压,但没想到我们整个三季度的订单都取消了”。
作为三星手机供应链的一环,王烨的工厂常年为三星手机生产充电头、数据线等产品,三季度订单取消意味着他的工厂要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扛过经营亏损的“严冬”。
半个月后,三星智能手机就被传出库存高企的消息。据THE ELEC报道,三星智能手机库存已达 5000 万部,其中 Galaxy A 系列占了很大一部分。有数据显示,三星计划今年出货约 2.7 亿部智能手机,仅1 月至2月,三星就生产了2000 万部智能手机, 5 月份减半至 1000 万台。
三星砍单及降低产能并不意外,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下滑的背景下,智能手机整个产业链都“寒风瑟瑟”,而这些连锁反应都集中指向一点——主流手机厂商的库存压力。
据工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产量5.76亿台,同比下降1.8%。而据中国信通院公布的信息显示,2022年1-6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1.36亿部,同比下降21.7%。由于海外市场是国内手机厂商重要市场之一,不能简单套用“产量-国内手机总体出货量”公式计算库存。有行业人士判断,智能手机库存在1亿部左右。
对于手机库存高企的原因,民生证券分析称,各手机厂商在2021年四季度发售新机较多,但是2021年Q4和2022Q1销售不理想,导致库存积压。
销量不达预期造成的库存成为智能手机产业调整的第一根多米诺骨牌,为避免库存高企带来的一系列风险,主流手机厂商、手机渠道商乃至上游供应链企业等纷纷调整策略,在跨越行业周期、突破产业瓶颈方面寻找新方向。
库存压顶:最艰难的一年
今年国内手机厂商库存压力骤增在行业内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4月初在社交媒体发布消息称,“国内主要安卓手机品牌今年已削减约1.7 亿部订单,占原 2022 年出货计划的20%,其中70%以上都使用联发科芯片。由于消费者信心低下,未来几个月订单可能会再次减少。”
一个月后,中芯国际CEO赵海军在公司2022年一季度业绩会上表示,“受国际形势影响,今年全球智能手机的销量至少要减少2亿部,且主要来自国产品牌”。
对于库存的形成,Counterpoint分析师张萌萌对《深网》表示,“主要是国内智能手机销量不达预期造成的。目前看来,下半年销量也不会很理想,不会有反弹的迹象”。
今年以来,国内手机销量下滑有多少严重?从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IDC公布的近8个季度的出货量可以看出端倪。2020年第三季度到2022年第2季度,除苹果和荣耀外,OPPO、vivo 、小米的国内出货量都大幅下滑。
据IDC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OPPO在国内的出货量共25.2百万台,而去年同期为37.1百万台;vivo今年上半年在国内的出货量为26.2百万台,去年同期为39.1百万台;小米今年上半年在国内的出货量为21.5百万台,去年同期为26.91百万台。
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最直接的表象,是手机厂商存货周转天数的增加及存货周转率的下降。一般而言,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
以已经上市的小米为例。
据wind数据显示, 2022年第一季度,小米的存货周转天数为80.54天,而2021年小米的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在60多天。2022年第一季度,小米的存货周转率仅为1.12,和去年第一季度1.38的存货周转率相比有所下降。
这意味着,小米手机及IoT产品的存货占用水平逐季攀升,库存压力增加。
据小米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小米存货的减值拨备为17.4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小米存货的减值拨备为13.3亿元。
图片来源:小米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截图
在OPPO和vivo方面,一位接近OPPO和vivo的行业人士对《深网》表示,由于OPPO等厂商有过2011年功能机库存危机的教训,在库存管理方面一直都有自己的警戒线,尚在可控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