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南风窗高级记者 胡万程
矿产丰富,土豪云集,房价有点高,鄂尔多斯的身上有着很多独特的符号。
对一座因为“羊煤土气”而极度富有,而人口却不算多的北方小城市来说,楼市存在库存问题是一种必然。一个颇为吸引眼球的说法,是把这里空置率较高的住宅区,称为了“鬼城”。
这两年,受到多方关注的鄂尔多斯,早已踏上了艰辛的去库存之路。
当地收紧批建新房、推进棚改房票兑换制度、迁移学校和企业、大力招商引资……在每年怀揣猎奇心态来到鄂尔多斯的中外视频博主的镜头中,新城里的人似乎越来越多。
数据比镜头更能反映问题。2021年,鄂尔多斯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9.9%,在内蒙古各地市遥遥领先。现如今鄂尔多斯老区和新区的房价,都恢复到了2010年房价崩盘前的大致水平。
这是一个成功的去库存故事吗?
在中国众多城市面临库存压力的大环境下,鄂尔多斯或许是一个不错的研究样本。
01
“不差钱”印象
“你要去康巴什啊?”出租车司机的语气,透着一股失落与不满。
经过手续和核酸检测,刚从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出来,我还没搞懂状况,于是反问他,大部分乘客去哪里,中间差多少钱。
“十个有九个去东胜的吧。拉他们一百多块,拉你的话也就五六十块吧。”司机一路不依不饶,“在机场排了两小时,心里就想着别拉到康巴什的,结果避什么来什么”。
然而,结果是,司机还是乐观了。到了旅馆时,计程车计价表只显示了39元。
康巴什是鄂尔多斯“鬼城”绰号的来源。看了眼地图,机场和高铁站都建在了紧邻康巴什的地方,交通无可挑剔。
以前它是东胜区南边的一部分,距主城区30公里。2004年内蒙古批准设立康巴什新区,2006年市党政机关迁址新区,自上而下地推动人们搬进人口稀疏的康巴什。
内蒙古鄂尔多斯,暮色康巴什
初见康巴什,第一感觉是:城市景观好。
道路平整开阔,植被覆盖率很高,并不是印象中普通北方城市的样子。走到中心区域,几个造型别致的建筑物更是壮观。博物馆、图书馆、大剧场,占地规模和设计风格上来说,甚至可以比肩一线城市。
不过,艳阳高照的盛夏下午,街上的车与人寥寥。偶见几个,多是环卫工人在扫着本就干净的大街。
骑着共享电动车,我大致绕了一圈康巴什,一个明显的感受是“这里不差钱”。城市规划规模、基建完整度、工程细节等方面,都显示着这座新城的建设,需要丰厚的财力支撑。
而这可能也只有鄂尔多斯可以做到。
根据今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城市的“人均GDP”来看,鄂尔多斯以人均21.9万元的数据,超越了克拉玛依、无锡、北京、苏州等一系列城市,稳居全国境内城市第一。
2021年人均GDP鄂尔多斯稳居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鄂尔多斯这两年经济仍在飞速增长。
2021年,鄂尔多斯GDP总值4715.7亿元,稳居内蒙古第一,超过第二名包头约1400亿元。
而疫情防控压力较大的2022年上半年,鄂尔多斯GDP增量510.21亿元,名义增速竟达到了25.01%。
一个身处内陆的内蒙城市,为何那么富?
原因离不开一个“煤”字。
鄂尔多斯的经济产值,7成与煤炭相关。在“羊煤土气” (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四大件中,煤炭是当之无愧的经济支柱。
黄河的“几字弯”里,连绵起伏的山沟和峁梁,构成了鄂尔多斯独特的地貌。山沟和峁梁之下,扒开十多米深的土层,就露出了黑色的优质煤层。这里的煤炭规模,占到了中国已探明煤炭总储量的1/6。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家梁煤矿
鄂尔多斯的兴衰,与煤炭周期紧密联系。
2000年至2007年,宏观经济上行,社会投资剧增,煤炭需求高涨。煤价不断蹿升,坑口价从每吨40元涨到100元后,再度涨到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