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的库存被消耗掉,并不是2011年前的那通爆买。
2011年,鄂尔多斯的房价撑不下去了,炒房团买了房后,迟迟等不到人“接盘”,便低价抛售,恐慌效应引发连锁式崩溃,不到一年时间,房价跌至3000元不到。20多万购房者没来得及抛售,被深度套牢。
后面的库存消耗,与鄂尔多斯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有关。
为了消化巨量库存,鄂尔多斯先是冻结了新盘开发,然后搬迁好学校到新区,在新区建好医院。那些住惯了老区的人,即便一百个心不愿搬到新区,为了孩子和老人,恐怕也要在这买一套房兼顾教育和医疗,周末再返回东区住。
2016年起,鄂尔多斯给拆迁户发一种“鄂尔多斯市房屋兑换凭证”,俗称“房票”。
“房票”上面写了面积、地段、价格,拆迁户拿着它在有效期内,可以去兑换房源。
当时的“鄂尔多斯市房屋兑换凭证”
凭借“房票”,拆迁户可在一年期内到政府已经回购的商品房小区房源中,自行选购安置房;多出的“房票”可多次实名转让,不足部分则可购买市场上流通的“房票”以补贴差价。
据不完全统计,鄂尔多斯东胜区房票中心从2016年至今,先后发布房源15次左右,每次按600套左右的房源供给计算,保守估计也有9000套房屋被选购一空。
老城区拆迁,给新城“房票”。毫无疑问,这一做法有意把富有的鄂尔多斯人捆在当地,不让他们出去买房,并精准导流到那些积压楼盘上。
国恒彬回忆,大概在2016年时鄂尔多斯的房价就在逐渐回暖。“现在有的小区,特别是学区房,靠近康巴什实验小学、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的小区,(房价)甚至比2011年时还高了。”总的来说,被房票安置的人们都很乐意见到现在的结果,毕竟房价涨了,资产变多了。
康巴什2020年房价走势
虽然人流仍然不多,但据我在康巴什近一周的考察发现,固定的一些商业街区、一些公园绿地、一些市民设施,其使用率与“鬼城”的形容已经没有关系了。在一些口碑好的餐厅,即便不在饭点,顾客依然络绎不绝。
鄂尔多斯,早已不是当初“鬼城”的样子了。
但令人担忧的是,近几年有不少城市的库存量逼近甚至超过10年前的鄂尔多斯。
依照鄂尔多斯的经验,去库存花了接近10年的光景,是建立在停供给和扩需求的基础上的。在房地产市场不确定的眼下,这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部分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