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玩具店,特别是高速增长中的各式室内游乐场虽然未被双减所影响,但从中长期而言,“少子化”可能是更根本的闭店杀手。受益于人口净流入,大城市存量孩子数量固然可观,但我前一段专门观察了一些针对一两岁低幼童的亲子机构,比如婴儿游泳池,已然有门可罗雀之感,收缩关店是迟早的事。
这些年,在服装衰落之后,包括饭店、咖啡馆、茶饮店在内的餐饮店可以说是购物中心的最大客户了。在这两年的疫情中,一茬茬的餐饮店在购物中心中倒闭,就连西贝和海底捞如此资本雄厚的餐饮集团也元气大伤。去年年底,海底捞公开宣称,将启动啄木鸟计划,小目标是先关上三百家店。
图/微博
那些不知名的餐饮店其实才是这两年疫情的最大受损者。在以往,到了饭点,购物中心里的网红餐饮店门口自然是叫号的叫号,排长队的排长队,但随之而来的“溢出效应”是,很多不想排队太久的消费者就会在购物中心里随便找家饭店充饥,也因此,购物中心里的“非网红饭店”也不必担心生意,其区别也就是,网红排队,非网红满座而已。
但这两年,随着总客流量的下滑,很多商场里的网红餐饮店不复有排长队的盛况,他们的翻台率固然会受不小的影响,但对那些“非网红饭店”可能就是致命一击了,当仅有的客流量都到了网红饭店,他们除了关门大吉别无他途。
更何况,随着消费者总体经济状况的下滑,减少外食几乎是大概率的,即使去饭店,他们也会减少预算去便宜的饭店,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几年你会发现购物中心里的平价杭帮菜餐馆越来越多的原因。
03
看到我释放了这么多负能量,或许有人会不以为然的说:“关店不是正常的商业现象么,难道以前就不关了么,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这么说不无道理,在任何时代,店铺的生与死都在静静发生。但对于购物中心而言,这两年的最大危机可能是,当旧店关张走人后,接盘的新店却迟迟不来。我问你,你这段时间逛完购物中心时,是不是发现空置的铺位越来越多了?门口贴着“旺铺招租启事”,却无人问津。
是的,这就是购物中心这几年最操心的“空置率”问题。一般来说,5%是一个城市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的警戒线,但最近看到一个数据,北上广、成都和武汉空置率均超5%警戒线,空置率最高的武汉已达到9.3%;上海重点商业项目平均空置率接近9%,浦东有家老牌购物中心的空置率甚至达到了34%。
老店因为“经营不善”关了,新店却迟迟不来,这就是空置率高企的公开秘密。
图/图虫创意
至于新店为什么不来,这就是一个有关躺平的故事了。
而当各大城市的新开的购物中心还在不断入场,就算经济大势不继续走低,你说空置率是走高还是走低?
图/图虫创意
购物中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地产加金融”叙事。那些大体量的购物中心,哪个不欠着银行的大笔贷款,一旦空置率继续走高,租金不敷运营成本,又拿什么去还贷?很多购物中心都附带写字楼,当写字楼的空置率也在同步上升之时,大业主除了捉襟见肘乃至跑路还能做什么?
购物中心内部的关店潮难道不会引发购物中心自身的关店潮?
Shopping Mall,作为市民的商业记忆,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繁华注脚,还能折腾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