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詹钘
近一个月,似乎没有下一滴雨。
8月21日上午11时,鄱阳湖畔,室外气温40摄氏度。江西省庐山市华林镇桃林村,村民张文烈站在自己拖拉机后的车斗里,用铁锹将收割机里冲出来的谷子摊平。
因为极其罕见的干旱,张文烈种的300亩水稻可能有100亩会绝收。
张文烈烈日下收割稻谷
湖的另一边,同样因为高温少雨,位于鄱阳湖心的落星墩在夏季完全裸露,近期已经成为当地周边居民晚饭后闲逛的景点。在裸露的湖底骑自行车、骑摩托车,钓鱼,看夕阳,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长江流域自1961年以来的罕见干旱,已经让长江及各通江湖泊水位下降,给航运带来不利影响、让农作物绝收,甚至部分地区居民饮水困难。
早稻减产晚稻面临绝收
“别看这都绿油油的,再这样旱一周全部会枯死。”
张文烈来到自己种的100多亩中稻地里,这里一片绿色。张文烈扯一根谷穗拿在手中。谷穗很轻盈,仔细看,里面都是瘪的,空的,啥都没有。张文烈说,因为干旱,中稻目前无法灌浆,没能“上粮”,如果即刻下雨,可能还有点收成,再晚几天,基本颗粒无收。
张文烈手拿干瘪的稻穗
随后,张文烈开着拖拉机,赶紧去收他的第一季稻谷。
烈日下,三台收割机不断呈“回”字形行进,在其经过之地,一片片稻谷成功被收割,放倒。不到一会儿,金黄的稻谷被收割机喷进车斗中,堆成了金色小山。
稻谷采收忙
第一季稻谷4月下种,8月中旬正值收获期。然而,因为今年异常的干旱,每亩地稻谷的产量从至少1000斤缩水到700斤,直接少了三成。
“我种田三十多年,没见过这么旱的时候。”张文烈说,往年再干旱的情况都挺过来了,不是大事,今年却真的每亩地要亏好几百块。
旱情直接导致今年的稻谷质量下降。在庐山市春耕农业发展公司,一车车的稻谷运到这里买卖,烘干。从8月16日至21日,公司收粮400余吨。
负责人王江水随手捧起一把稻谷,“你看,这里面有多少是空的。”不少稻谷只剩谷壳,而即使不是空谷,里面的米粒部分也只有去年的一半大小,质量较往年差很多。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少收购粮食的公司也都在观望,不敢以相对高的价格进行收购。
王江水在公司收稻谷
据农业干旱监测显示,目前,江西大部分地区出现轻到中度农业干旱,局部地区出现重度农业干旱,部分地区一季稻、晚稻因旱受灾。当地气象部门提醒,各有关单位加强农业用水调度,优先保障处扬花期中稻的灌溉用水。
航运“黄金期”或提前结束
长江航运,也有“黄金期”,也就是丰水期。
每年的黄金期大概在农历的3月份到农历8月份,大概持续半年时间,这半年,江水最深,大部分船只基本可以满载运行;然而,一旦进入枯水期,船舶运载能力大打折扣。
巧的是,今年8月,进入主汛期后,长江水位持续退落,出现了“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
比如九江水道,8月17日,九江水位4.15米,为1986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而且还在继续回退,18日8时又下降了0.13米。
船讯网 中长江及鄱阳湖的船只分布图
来自安徽、从事航运业的张老板的航线,正好经过九江。
“我搞船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碰到阳历8月份水位降得这么狠的。”张老板介绍,他的船满载15000吨,主要跑长江湖南岳阳——江苏南通段。往年同期,满载跑没问题。今年8月起,因为长江水位回落的影响,一趟只能装7000多吨,满载量的一半都没到。
张老板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的船跑一个来回,上水需要7天7夜,下水需要4天4夜,再加上货卸货的时间,一个月只能跑一趟。“上水装矿石和煤炭,下水就从洞庭湖或者鄱阳湖带一船黄沙回去。现在航运业本来就不景气,货越拉越少,今年已经亏了不少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