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涸的鄱阳湖
丰水期,江水流速快,水情复杂,对船长的技术要求高。而在枯水期,船只一旦没有控制好,随时有搁浅的可能。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8月16日,有一艘来自江苏的货轮停靠在沙市码头,这艘货轮的运载力本可达到11000吨,满载时最大吃水量为7.1米。但因为河道水位降低,这艘万吨级的货轮“大材小用”,只装载了8200吨的玉米,把吃水量控制在4.3米。
为了避免航行货船发生搁浅,保证船舶锚泊安全,长江沿线多处航段也在进行疏浚、水上管制。
干涸的湖底成打卡地
当嘉陵江变成“嘉陵工”,有重庆网友开玩笑:过江直接走江底就行。
当江底的石头和泥巴史无前例地大量裸露在外,这一“新貌”必然受到大家关注,也让更多的人想去感受、打卡,看新奇。
位于鄱阳湖湖心的落星墩,同样如此。
干涸的鄱阳湖
原本在每年11月份才能露出全貌的落星墩,因为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位,今年8月份就裸露在外。
21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从庐山市湖滨路湖堤的观景平台走向湖中央的落星墩,耗时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走过的路,是太多人走过了皲裂的湖底,形成的一条小路,路两边,是一滩滩的水洼、干裂的土地和大片的绿草地。
湖心的落星墩
走在小路上,有情侣打卡的,有家人散步的,还有朋友逛来景点的。一辆辆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飞驰而过,扬起阵阵尘土。
骑电动车的都带着鱼竿,借水位下降去碰碰运气。“我们一般都钓到晚上12点,没有说水位降了鱼就好钓的,看技术和运气了。”一名钓鱼人告诉记者,也有可能一晚上几个小时“打龟”(一条鱼都没钓到)的,现在只是因为水退得厉害,有些新的钓点,钓友们都想试试手气。
骑摩托车的都是小年轻,想感受一把草原摩托的快感。还有当地居民直接把帐篷搬到了“草原”上,几个小家庭一起,吃零食,看日落。
有市民在湖底露营
“这真的是陨石吗?”在落星墩上,一个小朋友问爸爸。爸爸解释,这就是陨石,“因为天上的星星落到了鄱阳湖,所以我们叫它落星墩。”
20日下午,在鄱阳湖边,庐山当地一位导游金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往年8月份丰水期,其实是鄱阳湖湖景最好的时候,日落时分,湖面的落日和庐山的倒影非常漂亮,一般带旅游团都会来看湖边的日落,但是今年,却成另一番景观。
水体面积较上月减少近7成
鄱阳湖畔,随处可以见采砂的船只。
8月21日,在星子水文站旁,极目新闻记者看到,一个庐山当地砂石集团的采砂项目正在建设当中。朝湖面看去,当湖水退去后,岸边尽是一望无际的沙滩。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全是偷采的。”当地从事砂石买卖多年的唐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鄱阳湖畔最早都是私人采砂。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和2000年以后,随着房地产行业的繁荣,砂石价格上涨,长江禁止采砂,更多的船只进入鄱阳湖内,导致湖面拥塞。
唐先生称,当年,曾经有“采砂船一响,黄金万两”的说法,高额暴利让众多人趋之若鹜。
鄱阳湖岸边的采砂船
为加强对鄱阳湖的生态保护力度,2008年4月1日起,鄱阳湖开始全面禁止采砂。2019年来,九江等地区按照《江西省鄱阳湖采砂规划》执行采砂,年控制开采总量在3990万吨。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18年的数据,鄱阳湖曾是世界上开采量最大的采砂点,21世纪的前十年,鄱阳湖采砂数量相当于前55年间沉积的泥沙量。采砂导致江湖河床下切、直接让鄱阳湖泄流能力在枯水期水位时增加1.5—2倍。
砂厂的工地
今年的这一波旱情中,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通过FY-3D气象卫星监测发现,8月18日,鄱阳湖水体面积约为1113平方公里(左下图),较2022年7月10日水体面积(右下图)减少了约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