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美元”和“芯片美元”之间也存在相似之处。从货币国际化来说,都属于供给侧的货币国际化。石油和芯片都是商品供给,一个依靠资源禀赋来供给,一个依靠技术创新来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是供给创造出的需求。在国际市场上,对石油和芯片的需求采用何种货币计价,其背后是供给权利的延伸。因为供给的“唯一”或者垄断,采用何种货币计价,该货币就自然成了国际货币。国际市场的需求越多,该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就越高。
从“石油美元”走到“石油美元”+“芯片美元”,是世界经济多极化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演变的结果,是“石油美元”霸权松动后,美国采用高技术“芯片美元”试图继续维持美元霸权的战略调整。“芯片美元”或成为美元霸权的新工具,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任重而道远。(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