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蚊子也被高温吓退了。往年这时候,王贝贝都用电蚊液驱蚊,今年8月,这个东西没再派上用场。
以前,陈旻每天5点多钟醒来,都能听到小鸟的叫声,但现在外面一片死寂,连蝉也不叫了。她坚持每天3次出门遛狗,到后面,狗也不愿意出门了,“脚丫子不敢着地,走着走着就跳起来。”
每天晚上8点,陈旻给小区的十几只流浪猫送猫粮和水。由于天气炎热,猫没有胃口,趴在地上,一只平时野性十足的猫此时见了人也不动弹,还有小猫跳到她家二楼喵喵叫,“想让我开门。”
重庆歌乐山上,800多条狗也在忍受着高温,它们吐着长长的舌头,呼哧喘气,为了凉快去水沟里躺着。
这是76岁老人黄素兰的流浪动物收养基地。救助动物20多年,她第一次见识这样的高温天气。
眼下,这些“毛孩子”怎么熬过酷夏成了她的心事。她没有钱买空调,只能每天喷3次水,为狗降温。
为了给1万多只鸡降温,重庆永川区的一位养殖户每天开着面包车去村民家买水,一次拉500斤,一天4次。尽管如此,鸡还是热得扑扇翅膀,少量鸡被热死,这位养殖户不得不将其掩埋,24小时观察鸡的状况。
8月17日,重庆举行2022年全市高温抗旱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称,7月15日开始的高温已导致33个区县、585个乡镇(街道)、88.1万人受灾,因旱需生活救助30万人,其中饮水困难人口达到26.9万人;8个区县66条河流断流,10个区县25座水库干涸;26个区县水利工程蓄水量低于70%。
8月22日,重庆江津区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村里的自来水停了三四天,只能烧井水饮用。这位村民种植了几十亩花椒,一个月没有下雨,花椒树干死大片,尚存活的花椒树枝芽长得也很短,他估计,今年自家的花椒可能减产三分之一。
8月22日凌晨,四川南充仪陇县的村民赖燕玲因为停电被热醒。这几天,村里天天停电,每次最短停四五个小时,赖燕玲睡不着,去地里帮着公婆收稻谷。
赖燕玲说,白天太热,公公婆婆每天凌晨3点拿着镰刀,去地里收割一千多斤稻谷,一直收到早上8点。夜里看不清,他们就在脑门上绑一个照明灯。
地里到处都是飞虫、蚊子,有的会往眼睛里钻,一家人穿着长袖、长裤、袜子,还是全身痒痒,汗水往眼睛里流。
他们期待一场大雨,但雨迟迟未来。
眼下,人们只能等待。根据重庆市气象台发布预报,8月20日至25日,重庆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将达38~42摄氏度,26日后,由于副热带高压略有减弱,重庆旷日持久的高温天气或将有所缓和,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范围会明显减小。
8月19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调运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向重庆调运130台(套)汽油发电机、100台(套)柴油发电机组、170台(套)抽水泵、60台(套)喷灌机组等价值1167万元的中央抗旱装备。
8月22日晚上,王贝贝去楼下超市抢了几块雪糕,还没走到家,雪糕已经化了。(文中王贝贝为化名)
- END -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