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我们的很多租客,现在好多都是短租的,怕失业,更怕失业了找不到工作,人家也心烦。”但在齐航飞看来,除了疫情的原因,郑州自2016年以来的大批量的安置房交付,也对郑州的租房市场形成了冲击。
“摆摊求租”
2013年前后,郑州开始对近400个城中村实施拆迁、改造,涉及群众百万名,这在当时,短期内释放了大量的租房需求,并最终推高房租上涨,但随后,伴随着不少安置房在2016年前后交付,一方面,原有的大量租房需求没有了;另一方面,租房市场上又多出来几十万套房源,更雪上加霜的是,2016年前后,郑州的房价一夜之间暴涨30%甚至50%,大量年轻人眼看买房无望,干脆离开了郑州,这又进一步导致租房需求下跌,此消彼长,郑州的房租顿时进入下降通道。
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曾在《关于试点推进安置房网签工作的通知》中称,过去十几年的城中村改造,为郑州主城及近远郊贡献了约6000万㎡安置房,除去村民自住约20%,剩余4800万㎡大部分都会进入租房市场。
面对租房市场从“一房难求”到“一客难求”的现状,一些供应量较大的安置房小区,已经开始出现“摆摊求租”现象,部分业主,甚至为了一个租客发生口角。
在一个位于郑州市西郊的安置房小区,第一财经采访发现,小区门口被拖着求租标牌的房东们围得水泄不通,看到有年轻人经过,便有房东围上来“求租”。
“没办法啊,全家都指着这几套房的房租呢,空一个月都是好几千块。”其中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士说,自己家一共分了五套房子,前几年,根本不愁租,现在,其中两套房子已经空了快三个月了,还没租出去。
归根结底,还是得有“人”。为了吸引更多人才入郑,今年4月以来,郑州市政府先后多次发布人才新政,并不断地优化调整郑州的产业结构,为人才的安居创造就业环境。最新数据显示,目前,郑州已吸引5.57万名青年人才到郑留郑发展。
但这些,相对于郑州庞大的房屋出租数量而言,依然是杯水车薪,这意味着,王慧、赵玲等人的房屋出租难,以及房租下降趋势,仍需时日破解。
(文中王慧、赵玲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