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景房5万一套!山东乳山跌成海边鹤岗,老人被骗买房:时常想跳楼
▲ 看节目的老人们。易方兴 / 摄
退休后的老人,最缺的是社交和生活,最不缺的是时间。周树辉在大学里就喜欢唱歌,专门找了个老师教他民族唱法,还参加了大学的合唱团。当天晚上,他演唱了一首《乌苏里船歌》,洪亮的声音跟海风混在一起,赢得了很多掌声。退休后,他喜欢自驾,最喜欢去新疆,喜欢那里“大气、壮阔的景色”,但乳山银滩对他来说,是另一种生活体验,“这里很慢”。
他今年60岁,聊到最后,变得有些沮丧,“留给老人真正玩的时间,也只有十年时间。等70岁之后,因为身体原因,可能就玩不动了”。他也见证了团里很多老人的离去,有的身体不好,有的不得不回去带娃,他们可能再也没有返回银滩的机会。而他们买的海景房,很多依旧将是被空置的命运。
海边的鹤岗
河北保定的徐茉莉,67岁,是另一个热衷于在银滩生活的人。遇见她的时候是上午,她一个人在海边的沙滩上,迎着海风跳“水兵舞”。海滩空旷,她穿着白色衣服,很是显眼。她已经退休12年,从几年前起,她就像候鸟一样,每年夏天都来银滩,到了冬天,就去海南。她把银滩一天的生活安排得超乎寻常地满——上午打拳,中午做饭,下午打麻将,晚上跳舞。
“我几乎没有时间来海边,这次是为了陪朋友。”说着,她望向旁边一个穿粉色衣服的老年人。在她的鼓动下,她朋友也准备在这里买海景房养老。
自然,她买的海景房也亏了,但她不愿说具体数字,“我不在乎”。她说她在北京有套房子,女儿和女婿也在北京工作。“我把北京的房租全部给女儿,条件是别让我带孩子。”但她又补充说,“我孙子很棒,现在9岁,去年刚拿了一个全国钢琴比赛的奖。”
在像她这样的老人眼里,银滩是一个割裂出来的地方,她把银滩叫做“银滩市”,是独立于乳山市之外的另一个地方——在她的描述里,银滩被美化了。
但不是所有老人,都有徐茉莉这样的经济实力和自由。事实上,不少海滩上的老人,都显得沉默、孤独,拒绝聊天也是常态。有一对不愿说话的老人,铺了张凉席在沙滩上坐着,望着大海,一上午时间就那样过去了。
▲ 不愿说话的老人。易方兴 / 摄
乳山的另一个割裂之处在于,有一批人,发自内心地希望乳山“继续鬼下去”。他们是特地看中这份“鬼意”,来乳山想躺平的年轻人们。
35岁的清松是“出游乳山互助群”的群主。他从小住在北京胡同里,30岁之前,他是北京一家手机游戏公司的运营总监,最忙的时候每天加班到凌晨四点,“回到家就是往床上一躺”,换回来每个月两万多的收入。
30岁之后,清松决定离职,来乳山躺平,这一躺,就是5年。
乳山银滩极低的二手房价格,给想躺平的年轻人创造了条件——有人管这里叫海边的鹤岗。由于房价低,房租也高不到哪去。一套海景房,一个月房租现在只要300块钱左右。最便宜的房子,1000块钱就能租一年。“你在全国都找不到这么便宜的海景房了。”
在清松组建的群里,聚集了各种各样想来躺平的人,一共有469人,其中就包括一些“三和大神”。他之前遇到一个人,是饿了会到村民家里问能不能给个包子吃的那种。
大家在群里讨论得最多的,就是菜价、房租和躺平的感受。这个群很活跃,十分钟,群消息能刷新到99+。有一次,一个群友租的海景房,进了一窝黑色甲虫,大家就“这个甲虫到底是不是蟑螂”,讨论了整整两个小时。
前几天,清松还遇到过一个独自来银滩租房住的女生。他给女生介绍了房子,晚上6点,女生想来见他,因为“她说没有人陪她赶海”。清松一听,“给我吓得够呛,后来我赶紧给她发微信语音,一直聊了两个多小时。我们俩就瞎掰,跟网恋搞情侣的感觉似的,其实我也没这意思。”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件事——来这里的大家时间都很多,都很孤独,随便找个话题都能聊下去。
“很多人觉得银滩是鬼城,但我们就喜欢鬼城。”他说,“这里一半是地狱,一半是天堂。”
▲ 银滩空旷无人的海景房小区。易方兴 /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