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价格调控落定 4500元是误读?业内:仅为医疗服务费目标限价
证券时报记者 陈丽湘
万众瞩目的种植牙医疗服务费用价格调控靴子终于落地!占种植牙整体费用超过一半、均价超过6000元、部分地区价格甚至超过9000元的医疗服务费用被医保局划出目标线:4500元。降价幅度低于50%,相对温和。
消息发布后,“牙茅”通策医疗一字涨停,牙科概念股纷纷跟涨。通策医疗董事长在政策发布后将相关政策内容截图发微博,表示“靴子终于落地!”
不过,种植牙医疗服务费用调控价格较温和并不代表种植牙整体费用下降幅度不大。“一颗牙价格不超过4500元”是市场误读,其实这仅为种植牙医疗服务费用的目标限价。种植牙的费用还有一大部分来自牙冠和种植体等耗材,这两部分后续将通过集采和竞价挂网等方式实施降价,业内预计降幅大概率将超过60%。
全流程综合施策
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广泛调研调查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
9月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工作。主要目的就是把过高的种植牙费用降下来,让种植牙收费规范化、透明化,挤掉种植牙带金销售、买卖客源的虚高空间。
口腔种植的费用大致分为种植体、牙冠和医疗服务三个部分。有分析师经过测算指出,种植牙全流程价格中,医疗服务费用占比达到70%,牙冠和种植体灯等耗材占比约为25%,还有另外5%的费用为拍片检查等治疗前期准备。《通知》通过对构成种植牙费用的上述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进行综合施策,种植体和牙冠等耗材采用集中采购和竞价挂网方式,医疗服务则采用政府调控的方式进行价格指导。其中,种植体、牙冠的价格需要通过集中采购和竞价挂网产生,因此,《通知》没有人为设定具体量化目标。
种植体方面,目前公立医疗机构采购高端品牌种植体4000元~6000元每套,其他种植体2000元~3500元每套。流通过程存在价格虚高空间,后续通过集中采购后价格预计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牙冠方面,目前公立医疗机构从第三方加工厂采购的牙冠大多在1000多元,自制牙冠价格更高。后续通过竞价挂网后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医疗服务方面,这部分的费用占种植牙整体费用比重较高,平均费用超过6000元,一些省市费用超过9000元,已经成为种牙贵的重要原因之一。综合各方意见后,国家医保局最终将三级公立医院种植牙医疗服务部分的价格调控目标确定为4500元。
按照《通知》要求,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在种植体集采、牙冠竞价的结果产生后,进一步合并制定并公开本地区种植牙全流程价格调控目标(含种植体、牙冠、医疗服务)。
价格调控较温和
一位业内人士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组成种植牙费用的这三个主要部分中,医疗服务是最难定价的,因为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生医疗水平不一而同,并且不同的病人、不同的口腔所需要的医疗服务也不尽相同。
上述业内人士也表示,从《通知》的内容来看,国家医保局综合考虑了各方意见,同时也考虑到医疗的技术劳务价值和资源稀缺性等方面,最终政府调控价格定价比较温和。从平均费用6000元左右调控到4500元,大约降价幅度为25%;一些省市费用超过9000元的,降幅约为50%。平均降幅低于50%,远低于此前人工关节和冠脉支架的集采降幅。
更重要的是,4500元的调控价并不是一刀切的单一标准,也不是绝对的“高限”。对于符合特定条件的地区或医疗机构,《通知》也明确了允许适当放宽的条件。例如,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靠前的地区和城市确实存在资源、人力等各方面成本较高的因素,根据征求意见的反馈情况,《通知》对这部分地区明确可上浮不超过20%,具体由省级医疗保障部门以城市为单位确定并公布。
正因为此,9月9日,“牙茅”通策医疗一字涨停,截至收盘,仍有超过3.3万手、合计超过4亿元的资金等待买入。这是由于通策医疗的主要收入来自口腔医疗服务,也就是此次温和价格调控的内容。在此之前,市场普遍认为,医疗服务价格调控降幅会与集采看齐,通策医疗的股价也因此绵绵阴跌了一年多,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累计跌约70%。而从新鲜出炉的价格调控结果来看,降幅远低于市场预期,这是通策医疗闻声大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