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芯片将断供,专家:突围不能靠“自嗨”,反腐风暴证明只砸钱没用
1980年代,美国利用不公平手段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一度相当成功。但结果,打压计划还是半途而废了,因为耗资巨大,而美国政府的资金援助又变化无常。
日本富岳高性能超级计算机在2020年被评为“全球最强超级计算机”
此外,美国对中国航天工业的“打压”也是一个典型案例。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沃尔夫条款”,禁止美国NASA与中国航天机构、学者进行任何的交流。然而,11年后,这个条款反而逼迫中国有了自己的国际空间站——“天宫”。
张汝京:美国制约力没那么强
被称为“中国半导体之父”的原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近日也表示,美国对中国制约的能力没有那么强,我相信我们能追得上。
张汝京创办的中芯国际
尽管目前国际芯片制造的顶尖水平是4纳米,并马上将进入3纳米时代,而我们掌握的技术仅仅才到“14纳米”,但张汝京认为,“如果中国在5G技术上保持领先,将来在通讯、人工智能、云端服务等等,中国都会大大超前。”另外,他还表示,中国在包括封装、测试在内的高科技应用领域表现强劲。
张汝京还提到,早在2005年前后,中芯国际从美国进口应用材料受阻,张汝京就曾多次往返中美,反复强调,“不会用于军事”,最终说服美国贸易部和国防部等五个监管机构,放行了300毫米芯片设备出口。
实际上,美国从未把最先进科技和产品出售给中国,而受制于美国各种禁令,才是常态。
美国对华“科技霸道”源自利益
不过,美国的霸道行径,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互利共赢的。比如说,在过往的经验中,无论是华为,还是中芯国际,购买和利用了美国技术后,都能生产出更加物美价廉的高科技产品。美国因此一直觉得吃亏了,觉得不符合美国利益。
事实上,利益冲突才是根本原因,美国显然忌惮中国的能力。了解到背后美国的这个心态,国内就能少一些不必要的“受害者”心态,更无需焦虑。但同时,人们必须承认,芯片行业内,美国的确有先发技术的重大优势。在这种条件下,中国如何突破对手设下的“重围”?
刘亚伟:“自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重点是修炼内功
美国卡特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刘亚伟在接受我的访问时表示,过去这些年,国内企业很大程度是依赖买技术,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成本低很多,成功希望更大。但在美国全面“围剿下”,买技术的路径基本被堵了。怎么办?
英伟达H100 GPU被禁止出口中国。图源:英伟达官网
有些人盲目乐观觉得可以很快突破,但自我感觉良好的“自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还有人迷信“砸大钱”,但最近的一场反腐风暴,让更多人关注到俗称“大基金”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的问题。事实证明,砸钱下去,没有好的机制,也出不了成果。
“造芯”运动之后,产业没有获得突破性成果。国产芯片,从量的角度看,市场占比只有一成,剩下的都依赖进口;从质的角度看,14纳米芯片的困境没有突破。
刘亚伟认为,首先就是摸清家底,到底还有哪些需要依靠外国技术?接下来,我们的重点就是如何修炼内功,寻找突破口。
“中国芯”不可能独木成林 需要全球创新协作体系
芯片行业不像造原子弹,也不像修高铁,它不仅需要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同时具备,而且是一个真正的全球合作的高精尖行业。
比如:美国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荷兰拥有光刻机、中国拥有门类最全的制造工业,中国华为搞芯片设计、三星和台积电等具备强大的芯片生产能力,等等,可以说,在芯片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大循环中,每个环节都不可缺少。这也是为什么,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完全靠自己,就能生产出一部智能手机里所有的芯片。
2016年,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成为全球第一超级计算机,此后连续四年霸占榜首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