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考古编制岗“零应聘”背后 极度紧缺的文保人才
山西开展“订单式”文保人才培养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曾表示,“由于我国文物保护专业人才不足,文物保护的科技水平也有待加强,大量文物保护难题因缺乏科技支撑而无法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多年来,为了缓解文物科技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文物行业只能从其他学科‘借人’来用。”为此,樊锦诗建议,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学科建设,明确文化遗产保护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把学科建设的基础工作做得更加扎实。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国新办举行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力争到2025年文物科研人员数量增长25%,覆盖多领域多层次人才。
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文保人才培养方面,文物大省山西走在了前列。
今年5月,山西省文物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发布,未来5年,山西省将通过高考面向全省117个县(市、区)定向培养600位文物全科人才,委托山西大学培养,2022年招生计划为120人,分为考古学和文物建筑两个方向,每个方向招60人,学生入职后直接为事业编制。
据了解,山西省免费定向培养文物全科人才的举措,在全国尚属首例。
在上述“《实施办法》”的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程书林对文物全科人才培养做出了具体说明:“山西省文物局与山西大学共同制定针对性培养方案,学生单独编班。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实习、实操,使考古方向的学生会发掘遗址、墓葬,编写发掘简报;文物建筑方向的学生,要掌握建筑测绘、制定修缮方案;博物馆方面的学生能编写陈列大纲、布置简单的展览。”
程书林说,为了使学生在未来更加适应基层文博单位的工作,“我们专门编制了针对性较强的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性、实操性,在四年的培养中,两年半时间用于理论学习,一年半时间侧重于实践教学。毕业生定向就业后,能够承担考古、文物建筑和博物馆三方面工作任务,基本满足基层工作需求。”
据山西省招生办此前信息,山西省第一批本科A类定向院校志愿征集计划显示,除大同天镇县、临汾永和县等8个县之外,其他各县均已完成文物全科专业招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