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你们发现没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运行,这是为什么呢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2-09-19 行星   天文单位   普尔   太阳系   天体   星云   恒星   气体   尘埃   平面   太阳   发现

银河系早期的秩序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太阳系平衡的历史追溯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到过去。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显示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从内到外):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科学图库/马克•加利克)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你曾经观察过太阳系的模型,你可能会注意到太阳、行星、卫星和小行星大致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但是为什么呢?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追溯到太阳系诞生之初,大约45亿年前。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夏威夷大学玛诺阿主校校区的天文学家纳德•哈希普尔告诉生命科学网,那时的太阳系只是一个巨大的、旋转的尘埃和气体云。这片巨大的云的直径为12000天文单位( AU);1 AU是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9300万英里(1.5亿公里)。哈希普尔说,这团云变得如此之大,以至于尽管它充满了灰尘和气体分子,但云本身开始在自己的质量下坍缩。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随着旋转的尘埃和气体云开始坍塌,它也逐渐变平。想象一下,一个披萨师傅把一块旋转的面团抛向空中。面团一边旋转一边膨胀,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平。这就是发生在早期的太阳系。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与此同时,在这个不断扁平化的云团中心,所有的气体分子都被挤压在一起,它们被加热了,哈希普尔说。在巨大的热量和压力下,氢原子和氦原子(打开了新标签)融合并启动了一场长达数十亿年的核反应,形成了一颗新生恒星:太阳。在接下来的5000万年里,太阳继续生长,从周围聚集气体和灰尘,发出强烈的热量和辐射波。慢慢地,日增月长的太阳清除了周围一片片广袤的空间。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随着太阳日益增长,云团继续坍缩,形成了“一个围绕恒星的气状圆盘,它变得越来越平,并以太阳为中心不断膨胀,”哈希普尔说。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最终,星云变成了一个扁平的结构,被称为原行星盘,围绕着年轻的恒星运行。哈希普尔说,这个圆盘横跨数百个天文单位,厚度只有这个距离的十分之一。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此后的数千万年里,原行星盘中的尘埃粒子缓慢地旋转着,偶尔出现相互碰撞,甚至,粒子粘在一起。经过数百万年的时间,这些颗粒变成了直径达毫米的颗粒,这些颗又变成了厘米长的鹅卵石,而这些鹅卵石继续碰撞并粘在一起。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最终,原行星盘中的大部分物质粘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物体。其中一些天体变得如此之大,在重力影响下形成球形行星、矮行星和卫星。其他物体的形状则不十分规则,比如小行星、彗星和一些小卫星。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尽管这些物体的大小不同,但大致停留在同一平面上,这里是它们的发源地。即使在今天,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和其他天体运行依然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知识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始于46亿年前一片巨大分子云中一小块的引力坍缩。大多坍缩的质量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太阳,其余部分摊平并形成了一个原行星盘,继而形成了行星、卫星、陨星和其他小型的太阳系天体系统。这被称为星云假说的广泛接受模型,最早是由18世纪的伊曼纽·斯威登堡、伊曼努尔·康德和拉普拉斯侯爵皮耶-西蒙提出。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随后的发展与天文学、物理学、地质学和行星学等多种科学领域相互交织。自1950年代太空时代降临,以及1990年代太阳系外行星的发现,此模型在解释新发现的过程中受到挑战又被进一步完善化。从形成开始至今,太阳系经历了相当大的变化。有很多卫星由环绕其母星气体与尘埃组成的星盘中形成,其他的卫星据信是俘获而来,或者来自于巨大的碰撞(地球的卫星月球属此情况)。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fGW拜客生活常识网

天体间的碰撞至今都持续发生,并为太阳系演化的中心。行星的位置经常迁移,某些行星间已经彼此易位[1]。这种行星迁移现在被认为对太阳系早期演化起负担起绝大部分的作用。就如同太阳和行星的出生一样,它们最终将灭亡。

相关阅读:

  • 人类要走恐龙的老路?128米小行星正冲向地球,5月6日有可
  • 中国寻找“地球2.0”,开启系外行星探索新纪元
  • 天王星和海王星的位置错了,这是为什么呢?
  • 美国专家想要炸掉月球,让地球没有季节,他到底发现了什么
  • 带你感受下宇宙的未解之谜
  • 预计
  • “航天青年”牛俊坡:忙完火星探测
  • 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周围,是否存在生命?私人探索计划走起
  • 于登云院士:中国应加快开启深空探测新征程,推进向深度和
  • 《行星的故事》:全景展现40亿年天体地质学奇迹的天文科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