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7个月中国再度增持美债,专家:时间节点与投资策略都把握得相当好
在他看来,考虑到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令美债估值仍有下跌压力,中国在调整美债持仓策略同时,会对增持美债部分进行套期保值与风险对冲,从而令自身美债持仓成功规避美债价格下跌风险,且获取相对稳健的投资回报。
“事实上,鉴于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令美债价格估值走低,越来越多国家都在大幅下调美债持仓的风险敞口,避免美债价格继续走低触发外汇储备规模进一步回落。”对冲基金Oanda市场分析师Edward Moya指出。这背后,是越来越多国家一直在有序减持美债持仓以筹集美元资金用于干预汇市,力保本国货币汇率稳定,但他们又害怕外汇储备过度减少,反而会招致更多国际资本对本国货币汇率的投机沽空潮。
全球私人资本增持美债格局还能延续多久
值得注意的是,7月美债市场仍延续海外官方资本减持、私人资本持续买入的格局。
美国财政部发布的TIC报告显示,尽管7月日本、卢森堡、开曼群岛、瑞士、比利时和爱尔兰总计减持美债规模达到326亿美元,但随着全球私人投资者持续加仓美债,令当月海外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规模仍环比增加704亿美元。
“这背后,是海外官方资本与私人资本呈现截然不同的投资心态,官方资本一面需筹集美元资金拥有干预汇市,一面则担心美联储大幅加息令持有的美债估值下跌,不得不持续减持美债;相比而言,私人资本则担心欧美经济衰退引发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剧烈下跌,纷纷加仓美债避险。”Edward Moya分析说。
但是,私人资本加仓美债是否持续,仍是未知数。
记者获悉,随着美元迭创新高令不少非美货币创下记录低点,一种全新的外汇套利交易正悄然流行。具体而言,越来越多海外私人资本开始抛售美债筹集美元,转而将美元兑换成迭创新低的本国货币,从而赚取更多本国货币以实现更大的汇兑收益。
以日本为例,今年前7个月,日本金融机构累计减持美债规模达到697亿美元,其中不乏日本投资机构趁着日元兑美元汇率迭创过去20年以来最低点,大举减持美债以筹集美元,再兑换成更多日元,最终赚取更大的汇兑收益。
夏春告诉记者,未来影响全球资本投资美债的核心因素,仍是通胀、经济衰退、美债收益率与美元走势的相对变化。若美元指数仍然强于其他非美货币,不排除全球私人资本仍会继续增持美债。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宏观经济研究主管Frederik Ducrozet认为,全球私人资本继续增持美债,还取决于欧洲央行的未来加息力度,7月欧洲央行突然大幅加息50个基点令欧洲债券价格大跌,令套利资本上演了弃欧债投美债的行情,这也是7月全球私人资本大举流入美债的重要原因。若未来欧洲央行采取相对宽松的货币收紧政策,加之欧洲经济衰退日益明显令德国债券避险价值增加,不排除部分私人资本可能会回流欧洲债券。
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不少全球家族办公室仍在持续加仓美债资产,且呈现越跌越买的迹象。因为他们在押注美联储大幅激进加息或令美国经济很快衰退,导致美债价格将大幅回升,令他们现在的抄底策略收获巨大的超额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