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物体的引力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有关系,呈正相关。
所以如此大质量的星体当中,想要飞出去,至少需要光速的一半——150000千米每秒。
中子星拥有如此大的引力,当一个物体掉落到中子星的表面之后,产生的威力也大得惊人。
比如当一个成年男子受到中子星的引力影响,掉入到中子星当中,这个男子与中子星撞击产生的威力,相当于两亿吨核爆产生的威力。
不过,人类是不可能掉入中子星当中的,在掉入之前,就已经被强大的磁力和引力撕碎了。
即便是有人类最精密的装备也不行,在强大的引力面前,撑不过一秒。
高度压缩的中子星上,还有这极强的辐射,每一秒产生的能量为3.826乘以10 的32次方瓦特。
只需要将一秒的能量转化为电力,就可以供给人类生存几十亿年的时间。
可想而知,在未来如果人类能够将宇宙当中的中子星运用起来,将会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体。
要知道宇宙当中存在的恒星无法用天文数字来衡量,光是人类肉眼可见的恒星就有6900万颗。
太阳系当中的恒星有2000亿到6000亿颗左右,在可观测宇宙当中存在2000亿个像银河系一般的星系。
如果是整个宇宙,又该有多少恒星呢?当中,就算是按照十分之一的转化率,变成中子星,宇宙当中的中子星数量也是多的难以衡量。
目前为止,且据不完全观测,人类在银河系当中发现的中子星数量约为20万颗,随着科学技术的精进,人类在银河系当中发现的中子星只会更多。
这个时候,有好奇的小伙伴可能会问,如此强大的星体,也会有走到尽头的一天吗?
答案是肯定的宇宙当中的万事万物都有“寿命”,就连宇宙本身都不是永恒存在的,只是时间的多与少而已。
中子星通过不断地自转消耗自身的能量,等到能量耗尽之后,它将会变成一颗黑矮星,一颗只有碳和少量尘埃的存在,没有活力的星体。
从理论来看恒星变成中子星之后,需要200多亿年的冷却才能变成中子星,前前后后需要300多亿年的时间。
而宇宙诞生才137亿年,所以科学家从未在宇宙当中发现过黑矮星。
最后,根据科学家们的猜想,黑矮星会在熵增定律下,出现混沌状态,最终解体成为宇宙尘埃的一部分。
宇宙当中的所有物质都逃不过熵增,就连黑洞也不例外。
宇宙黑洞
作为同样高密度的天体——黑洞,当中子星和黑洞相遇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
黑洞的形成则需要几十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来进行演化,它的质量是普通恒星的99万到100亿个太阳质量。
大家都知道,黑洞可以吞噬一切东西,就连光也无法逃离其中。
从理论上来讲,光的速度几乎可以逃离任何星体的引力,但为何逃不脱黑洞的引力?
这是因为黑洞的密度在理论上是趋近无限大的,自身的逃逸速度已经超过了光速,光自然会受到黑洞的引力吸引。
还有另一种解释就是,黑洞附近的曲率引力非常大,光线在黑洞引力附近受到曲率的影响,无法逃离。
既然光都逃不掉,中子星自然是无法逃离被吸进去的结局。
随着中子星靠近黑洞,中子星上的磁场会发生改变,并且表面的物质开始不稳定。
在距离100亿公里左右时,中子星的外壳首先分解成细小物质,往黑洞中心飞去。
随后密度最大的内核围绕着黑洞高速环绕,最后坠落到黑洞的奇点当中,爆发出大量的电子和光,统统被黑洞所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