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从“嫦娥奔月”到“漫步太空”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2-09-22 太空   射电   分系统   飞天   嫦娥奔月   处理机   天体   嫦娥   轨道   测量   人类
9SR拜客生活常识网

舒逢春不仅潜心科研,也重视传道授业解惑。舒逢春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培养人才的方法。首先,舒逢春会让学生熟悉学科的不同方面,然后再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潜力来选择课题研究重点。对博士生,舒逢春的要求更是严格,他会要求他们毕业以后至少在某一研究点上达到国内最高水平,唯有这样才能在行业中站住脚,真正地做到科学的传承与创新。9SR拜客生活常识网

9SR拜客生活常识网

获授IVS主席颁发的嘉许状9SR拜客生活常识网

“奔月问天”9SR拜客生活常识网

1999年,舒逢春投身射电干涉测量方法研究和VLBI相关处理机的研制。之后,舒逢春在嫦娥一号卫星任务测控系统VLBI测轨分系统中担任“相关处理机子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在嫦娥二号卫星任务测控系统VLBI测轨分系统中担任“数据处理与运行管理子系统”主任设计师,参与准实时相关处理机的研制,负责卫星动态观测纲要软件的研制和数字基带转换器的条纹测试。9SR拜客生活常识网

VLBI全称为“Very Long Baseline ﻪInterferometry”,即“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是一种用于射电天文学中的天文干涉测量方法。它允许用多个天文望远镜同时观测一个天体,模拟一个大小相当于望远镜之间最大间隔距离的巨型望远镜的观测效果。中国科学院的VLBI网是测轨系统的一个分系统,它由北京、上海、昆明和乌鲁木齐的四个望远镜以及位于上海天文台的数据处理中心组成。这样一个网所构成的望远镜分辨率相当于口径为3000多公里的巨大的综合望远镜,测角精度可以达到百分之几角秒,甚至更高。9SR拜客生活常识网

VLBI测轨分系统的具体任务是获得卫星的VLBI测量数据,包括时延、延迟率和卫星的角位置,并参与轨道的确定和预报。例如完成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段、月球捕获轨道段以及环月轨道段的准实时测轨任务,还要参加上述轨道段的精密轨道确定和预报。9SR拜客生活常识网

时间来到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嫦娥奔月”,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成为现实。VLBI测轨分系统从2007年10月27日起,即卫星24小时的调相轨道段的第一天正式实施对嫦娥一号卫星的测量任务,先后完成了24小时、48小时调相轨道、地月转移轨道段、月球捕获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的的测量任务。VLBI分系统的各测站和数据处理中心设备工作正常,VLBI测量数据及时传输到北京的航天飞控中心,数据质量满足工程的要求,特别是短弧定轨精度超出预期。9SR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嫦娥一号测轨任务中,舒逢春主要负责观测纲要的编制、相关处理机模型的生成和观测数据质量评估,面对繁重的任务和严苛的要求,他依旧乐观:“也比较有乐趣,因为在很多方面都有创新、突破”。嫦娥一号进入环月使命轨道后,从38万公里外成功传回第一张月面图片。全国上下一片欢腾,舒逢春也同样为此感到自豪。9SR拜客生活常识网

随着嫦娥一号探月工程的顺利结束,舒逢春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独立承担重要任务。2007年,我国启动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简称陆态网络,以GPS为主,激光测距和VLBI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开展空间大地测量。在这一重大项目中,舒逢春负责测地VLBI相关处理系统的研制和测地VLBI观测实验的组织实施,首次实现了我国测地VLBI观测站网的常态化运行,并推动上海天文台成为国际测地与天体测量VLBI服务(IVS)组织的相关处理中心之一,产出的测地数据产品在国际天球参考架与国际地球参考架的构建、深空探测器的VLBI测定轨和天体测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9SR拜客生活常识网

自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开始,我国VLBI网全程参加探测器的跟踪测量和定轨定位。为了满足天问一号高精度测定轨要求,截至2021年6月,共累计完成约200次VLBI观测。舒逢春与其他科研人员一道,参加了对天问一号VLBI测轨分系统的技术升级改造、VLBI测定轨关键技术的攻关和VLBI测定轨实施期间的日常操作。同时,舒逢春也将目光投注到了“黄道带”上。从地球上看,人类发射的行星际探测器,不管探测哪颗行星都位于黄道带里。而要用VLBI跟踪测量这些探测器就需要利用它附近的参考射电源进行标校,因此参考射电源是开展高精度VLBI测量的基础,舒逢春接下来的研究目标就是要找出更多的黄道带参考射电源。

相关阅读:

  • 怎么做太空沙(面粉做太空沙)
  • 月球在哪里(火箭去了太空怎么回来)
  • 太空怎么画(太空简单画画大全)
  • 怎么画太空 小学生太空图片?
  • 世界首个太空“贵宾室”什么样?
  • 人类要走恐龙的老路?128米小行星正冲向地球,5月6日有可
  • NASA向宇宙发射人类信息,科学家乱成一团,担心2014年猜想
  • 我们是外星人:太空中发现了DNA和RNA的化合物,科学家发现
  • 航天对于我们的意义
  • 解决人类用电10万年?中国又1新超级工程被提出,在太空建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