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作家笔下的“世越号船难”:抱出遗体的潜水员与罹难者父亲的拥抱
金琸桓走访了大量遗属、生还者、民间潜水员等,写下两本以世越号船难为主题的小说。图为事发一年后,遇难者家属回到事故发生海域,悼念亲人。(视觉中国/图)
2014年4月16日上午,自韩国仁川港起航开往济州岛的客轮世越号,在途经孟骨水道时侧翻沉没。
8点55分,世越号发出遇险求救信号。10点19分,世越号几乎整体倾翻,船里的乘客基本丧失自行逃生的可能。10点21分,挤满乘客的客舱完全被海水吞没。
这是韩国史上最严重的海上沉船事故。事故共造成304人遇难,其中250人为檀园高中的学生,他们本是去参加修学旅行的。
世越号本身严重超载、违规改装;客轮的船员弃船逃生,指示乘客们“原地不动”;救援指挥中心没有向乘客们发送逃生广播;海警在所有乘客滞留的情况下,优先救援船长和船员,甚至还多次阻挠前往事故地点的民间救援者……如此种种,都是酿成这起悲剧的原因。
MBC电视台曾发出引述自海警的速报“船上学生全员救出”,然而,不过15分钟,消息被证实为误传。客轮沉没7小时内,韩国政府没有组建指挥中心,本应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部门人员提供对策的总统朴槿惠在这7小时里神秘“失联”。主流媒体宣称,政府派出了五百多名专业搜救人员进行大规模搜救,然而,经过黄金救援72小时后,海警仍然没有救出一人。人们从满怀信心坠入全然绝望的境地。该事件为韩国民众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2016年,作家金琸桓参与了播客“四一六的声音”的主持工作,在录音室里和他面对面坐着的,是因此次船难而背负痛苦的人们,大部分是遗属。在他们的对话中,重点是罹难者的人生故事,以及查明真相的诉求。金琸桓听着这些声音,有种待在阴暗潮湿的野兽体内的错觉。
14位来宾里,金冠灴是特别的一位。作为一名商业潜水员,他拥有21年的潜水资历。他曾潜入世越号被埋没的左舷、能见度不到20厘米的48米深海,和其他二十几名民间潜水员一起,将遗体从沉船中带回家属身边。他也是首先打破沉默的潜水员,从孟骨水道撤离后,他主动找到罹难者家属,陪同他们纪念逝者,敦促政府调查和寻找真相。
作家的目光跟随着潜水员,由陆地下潜至深海。金琸桓采访了遗属、生还者、民间潜水员、特调委员会调查官、摄影师、社运人士等,写下两本以世越号船难为主题的小说《潜入谎言之海》《生者的眼睛》。韩国文学评论家金明仁写道,“那天之后,很多作家感到苦恼和悲痛,却没有一个人能像他这样去行动、去写作。”
金琸桓曾在采访中提到,整本书让他写得最痛苦的是找到第一个孩子的场面。金冠灴穿着潜水衣亲自示范,讲解潜水器材,以及在深海里有可能遇到的危险。他哭着讲述了找到第一个孩子的过程。金琸桓回到家,几天几夜,辗转难眠。他躺在床上,好不容易睡意来袭,但突然想到困在沉船里的孩子,只能又坐回书桌前。
“真相需走上街头去探寻。街头站满了受害者们,我一一拜访他们,和他们交谈,并做了一番调查,最后以此为基础创作出了社会纪实小说。”从世越号事件开始,金琸桓的写作范围由历史转向了现实。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撰写以世越号和MERS病毒为主题的小说的过程中,他“开始寻找一种可在灾难中保证安全且能获得成就感的生存之道”。
2022年4月,世越号沉船事故发生八周年之际,民众前往哀悼献花。(视觉中国/图)
深海的秘密
世越号船难发生后,韩国出现了多部纪录片,从各个角度调查、讨论事故原因。然而,沉船、放弃营救、隐瞒真相的原因,直至今日仍未得出结论。
金琸桓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探寻真相需要多元化的视角和多样性的问题,世越号事件的真相也是如此。为此我也在《潜入谎言之海》这部作品里做出了很多努力。我将海面和海底置于中心,结合其他不同的角度,希望借此去探寻世越号惨案的真相。”
长篇小说《潜入谎言之海》围绕以金冠灴为原型的潜水员罗梗水,讲述民间潜水员自愿参与水下搜索工作,身心受到双重冲击的经历,其中,政府的背叛与社会舆论的攻讦尤为使人触目惊心。中文版译者胡椒筒指出,这本书提及的有关政府失职、舆论扭曲的虚构情节,却在现实中得到确证,她感受到一种荒谬,“白天翻译的内容,却会在晚上JTBC(电视台)新闻中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