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4月20日在日本东京拍摄的日元和美元纸币。(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图)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煤矿工人下矿时会随身携带一只金丝雀,这种鸟类对气味异常敏感,能够嗅出瓦斯泄漏的气味,预警可能发生的矿难爆炸。
韩国被称作全球经济的“金丝雀”,常在外汇市场发出警告。韩元近期兑美元汇率已突破1:1400关口,创2009年金融危机后新低。尽管韩国央行已在2022年多次出台政策干预外汇市场,但收效甚微。
“跌跌不休”的还有日元,其汇率于近日跌破145日元。9月22日,日本央行罕见动用外汇储备直接买入日元,这是23年以来首次。
多国货币贬值的导火索源自美元开启了加息周期,美国国债利率上升由此吸引全球资金回流。俄乌战争引起的通胀、即将到来的美国中期选举,让美联储在加息幅度上更为激进。
美联储在9月22日宣布将继续大幅加息75个基点,提高基准利率升至3%-3.25%的区间,创2008年金融危机后最高水平。
这直接引爆了第二天的国际外汇市场,除美元外的主要货币都出现不同程度贬值。英镑单日贬值高达3%,一年内贬值近24%,欧元则在近期跌破1:1美元关口,但仍不及日元从2021年至今的俯冲式贬值(近30%)。
人民币也于近期跌破7.14,但今年以来最大贬值幅度不到12%。相比世界其他主要货币,属于贬值幅度最小的第一梯队。
为稳定外汇市场,9月26日中国央行宣布,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是近两年来的首次调整。就在9月初,央行同样下调了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一升一降’式的调整政策,显示出目前人民币汇率完全不同于其它外汇的管控思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
人民币相对“坚挺”、各国货币接连贬值,让人联想起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尽管多位受访专家指出,如今亚洲各国已经汲取了当年的外汇政策教训,并且加强了外汇储备,但仍担忧美元升值可能导致的新兴国家危机。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向南方周末记者指出,美元加息短期内不会停止,货币贬值叠加通胀,进而导致资产价格破灭、实体经济崩溃的情况随时有可能发生,“真正需要担忧的不是日本、韩国,而是那些在全球经济链上最薄弱的环节(国家)。”
2022年7月,斯里兰卡宣布国家破产,成为本轮美元加息周期中第一个倒下的国家。据道琼斯新闻报道,由美国总统拜登任命的一组银行监管机构正在考虑制定新规,要求大型区域银行增加财务缓冲,强制地区银行加强资本准备,应对可能爆发的金融危机。
日、韩央行加码外汇监管
最近的一场外汇“保卫战”始于韩国。
当地时间2022年9月19日,韩国经济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称,韩国外汇当局正在要求各大银行每小时报告一次美元交易、外汇相关头寸等实时数据,以加强对韩国外汇市场的监控。此前规定是每天报告三次。
外汇管理机构提高外汇头寸报告频率,是为了阻止国际资本的投机交易。截止到9月27日,韩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400韩元关口,韩元自俄乌冲突以来的累计跌幅达到15%。
9月13日美国公布物价统计数据,CPI回落不如预期。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维持高强度加息节奏,通过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减少市场中的美元供给,来达到经济紧缩,或抑制通胀。投资者面对高息美元自然会抛售其它国家货币资产,转而持有美元资产,各国货币随即贬值。
“美元加息的影响最直接,一是投资者可能抛售韩元资产,二是全球加息导致各国需求减弱,不利好韩国的出口。”徐洪才指出,尤其是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短缺、原料上涨等因素,恶化了韩国经济的基本面,致使国际资金看空韩元。
韩国经济高度依赖出口,因此被看作全球经济晴雨表。伴随全球经济低迷,韩国的出口数据正在放缓。根据韩国关税厅发布数据,截至8月,2022年韩国已经连续五个月出现贸易逆差,历史罕见。
供给侧导致成本上涨,还有全球外部需求转弱,国家出口竞争力下降,再加上美联储加息,徐洪才形容为“雪上加霜”。虽然汇率下跌会一定程度利好出口,但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汇率下跌,很可能会在优惠利率能够促进出口之前,就直接冲击日本和韩国的金融资产价格,导致实质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