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克拉克,“二十世纪科幻三巨头”之一,代表作《2001:太空漫游》宏大庄严,展现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可能的未来,是难以超越的科幻史诗。
克拉克还是个科学家,写了很多优秀的科普著作。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事迹是:1945年,克拉克发表科学设想论文,详细论述了卫星通信的可行性,后来的发展证实了克拉克的预见。为了纪念克拉克的功绩,同步卫星轨道被命名为“克拉克轨道”。
在克拉克的作品中里,科技细节的描写精确无比,给人一种身历其境的真实感,他曾说:“保持科学的精确性对科幻作品的创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01
科幻小说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逃避现实。克拉克解释过“科幻”和“奇幻”的区别:“科幻是可能发生的事情,但通常你不会希望它发生。奇幻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你往往真心希望它发生。”
人们往往拥有智慧而不具备远见,克拉克说优秀的科幻小说家肯定是有先见之明的,“这是上天赐予的最重要的礼物。”
事实上,卡拉克被称为伟大的太空预言家,成功预言了人类登月、视频通话、人体冷冻、地震预测、AI革命等等。他在《太阳帆船》提到利用“太阳风” 作为太空动力,小说问世不久,NASA开始研究“太阳风”了。
由于出色的科学预见性,他甚至在作品再版的后记中,说明当初哪些预测正确了,哪些预测过于保守了。
克拉克激发了大家探索太空,美国登月飞船指挥舱甚至以他的书名命名,而宇航员们大多熟读他的科幻小说。木星和土星无人探测项目的科学家托伦斯·约翰逊回忆一次航天会议的情景:“火箭工程师们围着桌子坐成一圈,都说自己读过克拉克的小说……因此我们成为了火箭工程师。”
说回这本书,科幻短篇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里面很多主题和设想,现在看来依旧超前。
科幻小说可能需要很多篇幅去构建一个完全陌生的场景,而科幻短篇不必面面俱到,猝不及防的结局总让你会心一笑。
02
在《地光》里,月球发现铀矿,地外联邦政府和地球政府打起来了。
地外行星联邦政府不断殖民新星球,需要大量的铀;地球政府担心联邦政府势力不断扩大,试图阻止联邦获取铀矿。
这场“月球之战”写得荡气回肠,联邦政府汇聚了聪明的大脑和先进的科技,他们低估了对手,被地球的秘密武器重击;而地球政府也见识了联邦政府高科技的威力,他们重启谈判了。
未来或许属于联邦,但他们所拥有的几乎这一切都源自母星。到底要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呢?
03
在《登月冒险》里,克拉克以极其生动的文字写了英国、苏联、美国太空船登月、在月球工作生活的趣事,其中《观察太空》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