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决定在月球复制“火焰演出”,将几百公斤的钠金属从地表射向月球的上空,在地球只需一副望远镜就能看到钠原子在月球大气层发出的光。
这个实验广受关注,开始先喷出了四个字母,随后才是真正的“烟火”,有人密谋了“史上最伟大的广告”。
有人将尺寸相符的模块放入钠金属弹的喷嘴里,这样一来散逸的蒸汽便会自然形成文字……“O”和“A”成形有些困难,不过“C”与“L”都完美无缺。
指挥官简直气炸了,钠金属弹是在地球准备完成、运到月球的。
不久后,他们找到了罪魁祸首,开除了那个偷天换日的工程师。他大概不太在乎吧,他可有好些年不需烦恼财务问题了。
04
在《安全调查》里,制片人聘请了手艺精湛的汉斯制造太空剧集的道具。汉斯不招助手,自己画图设计、制作模型,他热爱这份工作。
汉斯的设计里有一种真实感,充满了写实主义风骨,令人印象深刻,在剧集的幻想元素中脱颖而出。
一个深夜,汉斯给新设计的太空服头盔润色,两个不速之客上门了。来者穿着大衣,帽檐压得很低,看不到脸,他们自称来自安全局。
其中一人拿出照片询问:飞船内部、火星都市的景观、质子枪……汉斯承认这些都是他设计的。两人密谈了一会,那人继续说,这是一起严重的泄密事件,让汉斯跟他们走一趟。
汉斯想起一个传闻,在战争期间,有位科幻作家精准描写了原子弹爆炸的场景,引起了当局恐慌。他和那两人走到门口,重申一切都是巧合,“我没做任何惹恼FBI的事。”
“FBI是啥?”他问道。
汉斯没听到他在说什么,他只看到一艘宇宙飞船。
这些科幻短篇,脑洞大开,时而冷峻,时而幽默,时而浪漫,时而跳脱。高科技带给人们巨大的便利,但利益纷争永远会暴露人性的阴暗面。“凝视宇宙,直面人类的渺小与伟大。”
05
书里有两个故事我特别喜欢,充满科学哲思。
《星》发表于1955年,获得雨果奖。这是一个神学与科学碰撞的故事,笔调伤感。
地球观测到一起超新星爆发,为了探索成因,他们飞到“凤凰星云”,一睹灾难现场。
我们慢慢穿越了六千年前因超新星爆发而形成的气体外壳,这外壳如今仍在继续膨胀,依然炽热无比,甚至直到现在,依然在散发着紫罗兰色的强光。只不过,这层气体已经过于稀薄,不足以对我们造成任何伤害。
恒星爆发后坍缩成一颗白矮星,爆炸规模巨大,炽热的碎片至今仍在飞散,残骸覆盖了数十亿千米的空间,仔细观察才能看到混沌的气体和纠缠的漩涡在缓缓移动,场景澎湃恢宏、摄人心魄。
飞船搜索到一颗孤独的行星,遗留在遥远的外围,绕着恒星旋转。它距离恒星太过遥远,幸免于难,但烈焰呼啸而过,烧光了星球的气体,连岩心都烧焦了。
他们在行星着陆,发现了这个星球在地窟留下的宝藏,显然这个星球希冀存留文明的果实,希望有朝一日被其他文明发现,避免湮没在无垠的太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