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美元正冲击全球市场,新一轮\广场协议\在孕育吗?强美元正冲击全球市场,新一轮“广场协议”在孕育吗?
综合上述原因,以及由于美债收益率高企及美元强势对全球增长非常不利,他称,最终利率上升和货币政策将形成恶性循环,而且许多外国债务均以美元计价,将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优势缩窄。日本此前出手干预日元引起热烈讨论,如果类似的干预情况变得更为普遍,市场需认真看待。
摩根士丹利上周的一份报告也指出,美元持续走强预示着全球金融市场前景不妙,“从历史上看,强美元通常会导致某种金融/经济危机。而如果说有哪个时刻需要我们当心全球市场中的某一部分正在崩塌,那个时刻就是现在。”
纽约梅德利全球顾问公司(Medley global Advisors)的全球宏观战略董事总经理埃蒙斯(Ben Emons)表示,目前,随着美元的升值导致汇率波动和新兴市场美元融资成本上升,全球金融情况已经出现收紧,所谓的“美元勇士”(即对强美元做出反击的外国央行)正在增加。这一过程,据埃蒙斯称,往往伴随投资者抛售美股和美债,创造了“现金为王”的情况。
除了影响全球资本市场,西加里对第一财经表示,美元走强通常还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对新兴市场,因为这些市场的大部分债务是以美元计价的。此外,由于欧洲目前似乎是全球能源和通胀危机的中心,而大宗商品大部分以美元计价,本轮美元走强的影响会继续对欧洲国家造成沉重影响。而在全球经济放缓之际,英镑或欧元走软也无法大幅提振出口。因此,面对能源价格上涨和美元走强,预计欧洲和英国的贸易基本面还将继续恶化。
会否有新一轮“广场协议”?
虽然如此,但截至目前,不论是分析师还是美国自身的表态都驳斥了类似“1985年广场协议”(Plaza Accord)那样联合干预的可能性。广场协议是在1985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五国财长在美国的纽约广场饭店签订了一项协议,通过联合货币干预结束了20世纪80年代上半叶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持续升值。广场协议后的十年内,美元汇率不断走低。
摩根士丹利策略是团队上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在当今时代,联合外汇干预很困难,因此我们不认为很快会出现新的广场协议。即便在当年,围绕汇率协调的讨论最早开始于1982年,筹备了三年才孕育出广场协议。”再者,该团队补充称,即便真的出现新一轮联合干预,在当前条件下,也很难导致美元持续疲软。
因为与当年的情况不同,眼下,美国需要强美元。美元走弱将破坏美联储实现低通胀的目标,因为“美元走弱实际上是美国的通胀因素,也是国外的通货紧缩因素”。而当年,美国的财政赤字急剧增加,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度增长,使得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提高其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的贸易逆差。
埃蒙斯也认为,正式的联合干预美元不太可能,各国可能会采取另一种形式的行动,即“各国央行对强势美元发表更多言论”。
总部设在伦敦的金融智库OMFIF的美国主席索贝尔(Mark Sobel)表示,“联合干预措施通常只针对近年来最严重的危机,如果全球市场进一步发展至极度混乱和动荡,我们或许可以找到联合干预汇率的理由。但眼下,各国的货币政策分歧大大降低了联合干预成功的机会,在此背景下进行的干预‘犹如向风中吐痰’。”
最为关键的是,英国、日本近期的动荡还不足以令美国产生联合干预的意愿。美国财政部截至目前尚未对近期的市场波动表达担忧。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上周对外媒表示,市场运作良好,她也没有看到可能导致金融稳定风险的流动性问题。在上周被问及G7是否可能效仿1985年的《广场协议》以阻止美元强劲上涨时,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布莱恩·迪斯(Brian Deese)更是直言“这不是我们预期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