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进化论错啦?科学研究表明:第一批冒险登陆的鱼,又回到了水中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2-10-07 进化论   达尔文   古猿   寒武纪   哺乳动物   物种   陆地   祖先   科学研究   水中   人类   动物

达尔文告诉我们,人类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确切地说,人类是由一种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那么,森林古猿又是由什么动物进化而来的呢?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科学研究表明,包括人类祖先在内的所有颌类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是一种生活在数亿年前的史前鱼类。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诞生于海洋,这一点毋庸置疑。后来,随着海平面的下降,陆地面积不断增大,“搁浅”在陆地上的部分鱼类逐渐适应了陆地生活,就成为第一批冒险登陆的动物。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按照进化论的推演,第一批冒险登陆的鱼进化成为古老的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又进化成为爬行动物。从三叠纪开始,早期爬行动物又演化出恐龙、翼龙和哺乳动物。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从三叠纪到白垩纪,哺乳动物一直被巨无霸恐龙压制得喘不过气来。那个时期的哺乳动物体型很小,跟老鼠差不多,与庞大的恐龙相比自然是不值一提,所以它们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时间来到6500万年前,哺乳动物的命运终于迎来转机。一场由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的物种大灭绝,让哺乳动物的天敌恐龙成为永远的历史,地球上一下子空出来很多生态位。哺乳动物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迅速成为地球上新的统治者。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作为地球上形态结构最高等、生理机能最完善的动物,哺乳动物仅用了1000万年的时间,就进化出了最原始的灵长类动物。而灵长类动物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有机会诞生了。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进化论的推演看起来无懈可击,然而,一块原始鱼类化石的发现,却不得不令人怀疑进化论是不是出错啦。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两年前,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获得了一块原始鱼类化石,据说是一支极地探险队在加拿大北极圈内找到的。科研人员在对这块化石进行CT扫描后发现,它的里面竟然包裹着一片非常完整的鱼鳍,并且可以看到它上面的鳞片和颌骨碎片。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经过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断定,这条鱼曾经来到过陆地上,因为它独特的骨骼结构表明,它曾经在陆地上行走过。然而,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它在陆地上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海洋中。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就说明,第一批冒险登陆的鱼,并不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祖先。那么,这一发现是否意味着达尔文的进化论出错了呢?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也不尽然。因为达尔文曾经做出过阐释,地球上的生命在进化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有些种群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下跑偏了也很正常。比如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面对气候干旱、森林面积的减小,人类的祖先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从树上走了下来,最终进化成为地球上的统治者;而类人猿的祖先却选择留在了树上,最终沦为动物园里的猩猩。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客观地讲,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到目前为止最能够科学合理地解释地球生命起源和物种演化过程的假说,但它仍然存在一些重大的缺陷。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首先,进化论仅仅说明了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却并没有认识到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未能具体地阐释古猿到底是如何演变成人类的。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次,进化论过于强调一个物种变为另一个物种的过渡性。达尔文认为,从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这个过程一定是渐进的、非常缓慢的,不存在上一代还只能在地上爬,下一代就直接会飞了的情况。同时,在漫长的过渡时期,一定会出现过渡性质的物种。6Pp拜客生活常识网

然而,生物进化所必需的过渡期无法解释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寒武纪时期,在大约2000万年的时间里突然冒出了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被古生物学家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寒武纪大规模的生物种类爆发与进化论持有的观点大相径庭,尽管很多科学家有着不同的解释方法,但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始终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相关阅读:

  • 章鱼应该来自外星?科学家研究表明,这个怀疑或许是对的
  • 90后开启“造家”进化论 释放家电行业新活力
  • 跟孩子讨论生物学科,才发现王立铭老师这本进化论书籍写
  • 宇宙探秘,人类起源猜想
  •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运作速度是之前想象的两倍吗?
  • 浅浅地大胆地聊聊进化论
  • 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是如何诞生的?
  • 职场进化论
  • 世界末日与进化 黑暗末日来临?我必须尽快进化 末日进化
  • 对不起少爷,本月国综最炸换他对不起少爷,本月国综最炸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