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叠纪和侏罗纪早期,地球的气候相对温暖,所以极地地区的冰川完全融化了。沙质沙漠覆盖了北美西部的部分地区。这些沙漠中的大型沙丘形成了岩石,变成了暴露在锡安国家公园(Zion National Park)五颜六色的红色砂岩。在中侏罗世,海平面开始上升,陆缘海再次上升洪水淹没了大陆的部分地区
6.1.2生命的进化
在中生代早期,出现了许多新的植物和动物种类。爬行动物在海洋中游泳,群体珊瑚建造了大量的珊瑚礁。在陆地上,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多样化,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乌龟和飞行的爬行动物。三叠纪末期,第一批真正的恐龙出现了。恐龙和其他爬行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腿延伸到身体下面,而不是延伸到身体的两侧。到了侏罗纪末期,重达100吨、长脖子和长尾巴的蜥脚类恐龙,以及我们所熟悉的剑龙等怪物,轰鸣着横空飞过,而第一批长羽毛的鸟类,如始祖鸟,飞上了天空。小型的啮齿类动物是哺乳动物的最早祖先,它们在三叠纪晚期的灌木丛中奔跑。
6.2中生代晚期(白垩纪)
6.2.1古地理学
在白垩纪时期,地球的气候继续变暖,海平面显著上升,达到了两亿年前未曾达到的高度。在白垩纪,一条鲨鱼可能从墨西哥湾横穿北美游到北冰洋。地质学家认为,海平面上升不仅是因为气候变暖,还因为一段时期的海底快速扩张和大量的火山活动。在白垩纪初期,北大西洋海洋已经扩大到1500公里宽。
泛大陆在白垩纪时期继续分裂。南美洲脱离了非洲,到白垩纪中期,南大西洋开始生长。到了白垩纪晚期,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已经分开了,印度开始向北迅速漂移到亚洲。
沿着北美西海岸的西尔兰大陆弧在白垩纪仍然很活跃。它的火山早已被侵蚀殆尽,但侵入它下面的花岗岩体现在形成了加州内华达山脉的巨大悬崖。当大陆弧仍然活跃时,褶皱逆冲带向东发展,其残余在加拿大落基山脉和怀俄明州西部显露出来。地质学家把产生这个褶皱-冲断带的变形称为塞维尔(Sevier)造山运动。总的来说,当时的美国西部就像今天的安第斯山脉。
在白垩纪末期,大洋板块俯冲到美国西部之下的深度减小,板块开始与大陆底部发生剪切。因此,造山活动向东移动,怀俄明州、科罗拉多州、犹他州东部和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大型逆断层变得活跃起来。这些断裂深入前寒武纪基底,基底沿断层抬升。该运动使上覆的古生代地层扭曲成大的单斜。这一系列的事件,被地质学家称为拉腊米特(Laramide)造山运动,导致了今天美国落基山脉的生长。
到了白垩纪晚期(70Ma),大西洋已经形成,印度正迅速向亚洲移动;海路淹没了北美的西部内陆,大陆火山弧(西尔兰弧)在它的西海岸生长,而塞维尔褶皱逆冲带在弧的东部形成;在拉腊米特造山运动中,变形向东移动,从塞维尔褶皱冲断带移动到落基山脉。这张地图显示了大约40Ma始新世拉腊米造山运动的最终结果
6.2.2生命的进化
在中生代晚期的海洋中,现代鱼类出现并占主导地位。与早期的鱼相比,新物种有短颚、圆形鳞片、对称的尾巴和特殊的鳍。它们是大型游泳爬行动物和巨型海龟的猎物。在陆地上,有被子植物(开花植物),包括硬木树,生活在森林中,恐龙几乎生活在所有的环境中。哺乳动物也多样化了,发展出更大的大脑和更特殊的牙齿。在66Ma的时候,在现在被称为K-Pg的大规模灭绝事件中,恐龙和大多数其他物种一起突然彻底消失了。这一事件很可能是由灾难性的陨石撞击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