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K-Pg陨石撞击地球后,天空终于放晴了,植物的生命恢复了,不久,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开始繁殖。到了新生代中期,草原已经遍布了中纬度地区的平原,把这些地区变成了广阔的草原。随着恐龙的消失,鸟类和哺乳动物开始多样化。今天生活的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源于新生代,因此这个时代被称为哺乳动物时代。在这个时代的后期(晚新近纪和早第四纪),出现了猛犸象和剑齿虎等大型哺乳动物。但这些动物在过去的一万年中可能是由于人类的猎杀灭绝了。
根据化石记录,类猿灵长类在中新世(约20Ma)出现了多样性,最早的类人灵长类,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ines)大约在4Ma出现,其次是人类属的第一个成员,人属(Homo)在2.4Ma出现。直立猿人,一个能够制造石斧的物种,大约在1.6Ma左右出现在非洲,而我们的物种,智人,大约在50万年前从尼安德特人中分化出来。当现代人在大约20万年前第一次在地球上行走时,他们与另外两个同类物种(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最后一批尼安德特人大约在4万年前灭绝,最后一批丹尼索瓦人在2.5万年前灭绝,地球上仅存的人类物种是智人。
【最新研究标明我们可能是从鱼进化来的。。。。】
8.全球变化的概念
侏罗纪时期的地球表面和今天的一样吗?肯定不是!正如我们所见,在侏罗纪时代,非洲和南美是同一大陆的一部分,野性的呼唤从恐龙的喉咙中发出,而今天宽阔的南大西洋将这两块大陆分开,最大的动物是哺乳动物。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球只是一个快照,是这颗有着漫长而复杂历史的不断变化的行星生命故事中的一个瞬间,这个观点可以说是地质学对人类理解宇宙的最伟大的哲学贡献。
为了完善我们对地球历史的思考,让我们更密切地关注变化的概念。在前言中,我们介绍了地球系统的概念:地球的所有物理和生物领域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复杂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全球变化看作是地球系统随时间的变化。
为什么地球在地质时期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它又是如何继续变化的呢?最终,变化会发生,一方面是因为地球内部的热量使得软流层足以流动,另一方面是因为太阳辐射可以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温度保持在水的冰点以上。软流圈中的流动允许板块构造,而板块构造又导致大陆漂移、火山活动和造山活动。太阳辐射使河流、冰川、海浪和风保持运动状态,从而导致侵蚀和沉积,也促进了光合作用。如果地球不具备板块构造和太阳热能的完美组合,它就会变成像火星那样的冰封尘暴区,像月球那样坑坑洼洼的荒原,或者像金星那样被云堵塞的火炉,就无法容纳我们所知的生命。
现在让我们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简要地重新审视地球历史的一些方面。我们会看到这段历史的某些方面说明了不同类型的变化。我们会看到,人类已经成为变化的重要推动者,这可能会被记录在地层记录中。
8.1地球历史上的单向变化
随着地质时间的推移,地球系统以许多不可逆转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例如,地球内部分化为地核和地幔,这种分化在地球历史的早期就发生了,在未来将永远不会发生,因为地核一旦形成,就无法再形成。海洋的变化,以及这一过程对大气成分的影响,也代表着一种单向的变化,即一旦它在3.5Ga前发生,液态水就会在我们的星球表面持续存在(除了短暂的、雪球地球的情况)。液态水的存在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条件。